[发明专利]一种全通径油管旋塞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873.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杰;韩长亮;杨清羽;何勇;童心欢;龚小江;刘希雨;欧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汉华圣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通径 油管 旋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通径油管旋塞阀,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阀体,同时密封阀体分为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所述阀芯位于上阀座、密封阀座之间,同时阀芯的顶端面设有限位旋钮,所述下壳体的内壁面依次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圆形分布的波簧。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密封阀体,而密封阀体分为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并且将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组成的旋塞阀通径与油管通径一致,相比较于传统旋塞阀来说,此设计的旋转水龙头全通径油管旋塞阀的通径与对应的油管通径一致,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投堵时或其它带压作业时有足够的通径可以通过工具或者不会截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通径油管旋塞阀。
背景技术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
传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目前,在带压作业机常规作业当中,当施工临时暂停、打循环液及冲砂作业、应急抢险、井控、投堵等作业时,都需要油管旋塞阀。但是普通的油管旋塞阀通径都比较小,无法满足带压作业的需求,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全通径油管旋塞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目前,在带压作业机常规作业当中,当施工临时暂停、打循环液及冲砂作业、应急抢险、井控、投堵等作业时,都需要油管旋塞阀。但是普通的油管旋塞阀通径都比较小,无法满足带压作业的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通径油管旋塞阀,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阀体,同时密封阀体分为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所述阀芯位于上阀座、密封阀座之间,同时阀芯的顶端面设有限位旋钮,所述下壳体的内壁面依次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圆形分布的波簧,同时波簧的另一端依次固定安装在密封阀座的外壁面,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内部均设有油管,同时油管的端处分别与密封阀座、上阀座接触,所述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组成的旋塞阀通径与油管通径一致,所述上阀座的外壁面与下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阀芯的外壁面与下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所述密封阀座的外壁面与下壳体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三O型圈、第五O型圈、第四O型圈、第六O型圈。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共同组成一个旋塞阀。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第三O型圈、第五O型圈、第四O型圈、第六O型圈的材质均相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组成的旋塞阀对井底压力分别分为70MPa和105MPa两大类。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阀座的形状为T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密封阀体,而密封阀体分为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并且将密封阀座、阀芯、上阀座组成的旋塞阀通径与油管通径一致,相比较于传统旋塞阀来说,此设计的旋转水龙头全通径油管旋塞阀的通径与对应的油管通径一致,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投堵时或其它带压作业时有足够的通径可以通过工具或者不会截流;通过设置了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第三O型圈、第四O型圈、第五O型圈、第六O型圈,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泄露;通过设置波簧,这样在输送介质时,可以对下壳体、密封阀体进行缓冲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局部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汉华圣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汉华圣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