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故障监测和紧急物资投送的磁悬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105.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谭浩;周祖清;周清松;陈里里;杨建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B65G54/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莫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9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故障 监测 紧急 物资 投送 磁悬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故障监测和紧急物资投送的磁悬浮装置,包括机身、悬浮模组、轨道、驱动组件、双目相机和装卸装置,所述悬浮模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悬浮模组均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悬浮模组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和所述轨道之间,所述双目相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装卸装置与所述机身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下方。本发明利用了磁悬浮原理,大大提高了该类装置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搭载多角度的双目相机并结合相应的目标检测算法快速准确的发现隧道故障,运用了电磁原理来进行物资的快速装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故障监测和紧急物资投送的磁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修建好的隧道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测维护,再加上隧道内部安全问题频出,因此急需一种机械装置代替人类进行这项工作。目前已有的隧道检测装置虽然能进行一些常规检测,但由于其使用的是一般的机械传动装置,无法承担紧急状况下的物资运送工作,并且无法监测隧道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故障监测和紧急物资投送的磁悬浮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的机械传动装置,无法承担紧急状况下的物资运送工作,并且无法监测隧道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用于隧道故障监测和紧急物资投送的磁悬浮装置,包括机身、悬浮模组、轨道、驱动组件、双目相机和装卸装置,所述悬浮模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悬浮模组均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悬浮模组均对称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和所述轨道之间,所述双目相机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装卸装置与所述机身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下方。
其中,每组所述悬浮模组包括悬浮限位板、两个悬浮电磁铁和两个电磁铁固定架,所述悬浮限位板安置于所述轨道的一侧,两个所述电磁铁固定架分别与所述悬浮限位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悬浮限位板的两端,每个所述电磁铁固定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悬浮电磁铁。
其中,每个所述悬浮电磁铁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一绕组,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电磁铁固定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绕组缠绕在所述第一铁芯的外部。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二铁芯和第二绕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铁芯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绕组按照相序缠绕于所述第二铁芯的外部。
其中,所述装卸装置包括装卸初级板、电磁铁铁芯、线圈、装卸次级板和装卸体,所述装卸初级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身的底部,所述装卸初级板上具有贯穿孔,所述电磁铁铁芯贯穿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嵌入至所述电磁铁铁芯,并与所述机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卸次级板与所述电磁铁铁芯吸合,所述装卸体与所述装卸次级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轨道包括承力轨道、两个F型轨道和次级感应板,两个所述F型轨道分别与所述承力轨道固定连接,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承力轨道的底部,所述次级感应板与所述承力轨道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F型轨道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利用电磁铁磁力线的分布特性,不仅实现了力在装置与所述轨道之间的无接触传导,还提供用于导向的水平矫正力,大大提高了该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并且搭载所述双目相机并结合相应的目标检测算法快速准确的发现隧道故障,并且基于所述装卸装置运用了电磁原理来进行物资的快速装卸,以此实现该磁悬浮装置能够承担紧急状况下的物资运送工作,并且能够监测隧道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小象甲甘薯品种的鉴定方法
- 下一篇:摆动式清洗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的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