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9524.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虹;邵雪萍;罗桂英;陈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21/02;C07K7/06;C07K1/14;C07K1/20;C07K1/30;C07K1/36;A01N63/22;A01N43/713;A01P1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韩德凯;李晓辉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活性 特基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公开分离获得一株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并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出杀藻活性物质为表面活性素,具体为表面活性素‑C13、表面活性素‑C14或表面活性素‑C15。其中,表面活性素‑C13、表面活性素‑C14对赤潮异弯藻、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具有抑杀活性,表面活性素‑C15对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具有抑杀活性,这三种活性物质可用于新型微生物杀藻剂的开发和应用,有望应用于赤潮的治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特基拉芽孢杆菌,具体涉及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属于赤潮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潮的爆发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的生态问题之一。目前赤潮的治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1,2],前面两者普遍存在着成本高和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相比而言生物法是目前比较高效、安全的防治方法。
微生物防治法是指微生物能够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分泌活性物质来破坏细胞的结构,从而杀死藻细胞。其中直接杀藻微生物种类少,研究也较少,发现具有杀藻活性的微生物主要采用间接方式杀藻。间接杀藻主要是指杀藻细菌通过向环境中分泌杀藻活性物质达到抑制或者杀死藻细胞的目的。
目前已经发现杀藻活性物质包括氨基酸[3]、生物表面活性剂[4]、多肽[5]、蛋白质[6]、色素[7]等。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糖脂、磷脂和脂肽,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糖脂中的鼠李糖脂和槐糖脂,磷脂和脂肽相关的杀藻研究几乎没有。而surfactin类物质是脂肽中具有最强表面活性剂能力的一类,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一般是由芽孢杆菌所产生的环状脂肽,又称表面活性肽。表面活性素是目前最高效的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之一,其大多由枯草芽孢杆菌产生,能够将水的界面张力从72mN/m降至27mN/m。表面活性素一般由七个氨基酸与β-羟基脂肪酸相连形成环状的内酯结构,脂肪酸的碳原子一般为13-16个[8]。脂肽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其在抗细菌、抗病毒、抗支原体、抗肿瘤和石油降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由于surfactin类物质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高生物降解性、无二次污染和低毒性等优点,为其日后发展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杀藻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赤潮防治方面很可能会发挥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在赤潮治理方面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株具有杀藻活性的特基拉芽孢杆菌,所述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tequilensis)D8于2021年2月2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464。
上述特基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作为杀藻剂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杀藻剂的杀藻种类包括:赤潮异弯藻、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
上述特基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在赤潮治理中的应用。
从上述特基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杀藻活性物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特基拉芽孢杆菌D8接种于STA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离心取上清;
(2)然后将上清经酸沉淀,冷冻干燥,抽提,得到粗提物;
(3)再将粗提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Surfactin-C13(表面活性素-C 13)、Surfactin-C14(表面活性素-C 13)或Surfactin-C15(表面活性素-C 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