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702.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婉清;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电子 封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本发明由指纹识别模块、MCU处理器、震动传感器、NB‑IOT无线通信模组、温湿度传感器、内置电源及复位电路构成。本发明应用前端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云平台开发出一款集被封锁对象在途实时信息获取、状态监控和安全管理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封条系统。本发明首先进行传感器前端数据采集,其次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然后将数据上报至云平台数据库,最后将结果显示到APP端。封条可以及时感应被封装对象的异常,并连接警报系统向管理者发出警告,提高被封锁对象的安全性。本发明会为司法执行、物流安全、空间隔离等社会需要提供便利,也会提升执行权威,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电子封条当前的生产还未成熟,有限的电子封条资源局限性大,基本应用于物流运输方面,且造价高昂。现今国际上所使用的封条主要为机械式封条与RFID识别标签结合而成。RFID成本高,需要发射器,读取器,编码器等设备支持,此外,该识别技术含有安全隐私信息泄露的隐患,且当环境水分较高会对识别结果产生影响,而封条经常工作在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境下,工作效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其市场占有率不高。至今仅有部分货物运输港口和国内个别执法部门开始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因此电子封条目标群体消费潜力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由于电子封条主要是对被封锁对象的环境进行监控,其目的是需要知道封条是否被破坏或拆毁,因此,电子封条的技术核心为采集封条完整性,检查封条是否出现异常信息,显示出被破坏迹象。前端传感器会将数据上传至NB模组,NB模组再将数据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云平台数据库会将收集到的数据以及用户设定的设备参数(ID,震动阈值)保存下来并在APP上实时显示。用户在手机控制端APP打开系统开关,预先设置好设备标识码和震动阈值后,就可以实时接收封条设备的震动次数以及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情况。一旦监测出异常,则APP会将异常设备标红并产生震动报警,绿色“运行中”按钮变成橙色“停止”按钮。当用户点击相应异常设备,进入对应设备的控制页,关闭所有独立开关后,警报才会消失。针对设备扩展性问题,当用户需要添加设备时,只需要在数据库新增设备,设置相应设备标识码(ID),并设置不同设备的对应震动阈值即可,APP页面会显示出新增设备,并将检测到震动异常的设备信息全部显示出来,并对用户进行提醒,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初始化传感器与通信接口,然后读取各个系统中的传感器数据,并按照编码要求处理传感器数据,通过NB-IOT数据通信技术将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最后通过APP端实时显示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而实现远程服务器对设备的实时状态监视,远程控制以及界面共享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传统封条易脱落、易损坏、警示作用微弱,且一旦被撕毁,难以追究撕毁人的法律责任等缺陷,本发明所设计的电子封条是一种在工作过程中能实现封锁对象在途实时信息获取、状态监控和安全管理的机电合一的高科技产品。它可以同时支持连接警报系统向安保人员发出警告。本发明会为司法执行、物流安全、人员隔离等社会需要提供便利,提升执行权威,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模块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外部封装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外部封装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外部封装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内部封装图;
图6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封条系统的APP开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