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在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09853.3 申请日: 2021-03-23
公开(公告)号: CN113155996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发明(设计)人: 郑佩燕;孙宝清;伍建林;卞西清;翟莺莺;黄惠敏;罗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72;G01N33/92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
地址: 510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15 羟基 二十碳四烯酸 评估 变应原 特异性 免疫 治疗 效果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在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所述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能够作为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于试剂盒或评估方法的构建中。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的血清样本,包括过敏性哮喘患者、健康人体和接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内的血清样本,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和靶标代谢组学分析,得到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和健康人体中的含量具有显著区别,是一种客观、特异且高度敏感的能够反映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治疗效果的血清学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血清学标志物。

背景技术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重要学科。生物体内的生物信息由基因经转录传递给蛋白质,最终体现为小分子代谢物,小分子代谢物不仅是机体生命活动、生化代谢的物质基础,还体现了某些外来因素对体内代谢环境的改变,因而某些独特代谢物的浓度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事实上反映了疾病内在的表现和外在病因。

近年来,代谢组学为复杂慢性疾病的筛检和早期诊断提供崭新的技术方法,也被广泛用于寻找复杂慢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研究疾病的致病途径等方面。代谢组学通过对样品中所有分子量低于1000Da的小分子代谢物,例如脂肪酸、氨基酸、核苷及甾体等,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从而监测机体中的代谢响应,根据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判断其是否受到疾病或危险因素累积等干扰。不同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反映的生物体内在差异,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代谢组学分析中,主要是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检测手段则以化学分析领域当下的主流技术为主,包括核磁共振(NMR)、质谱(MS)、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等。质谱检测技术则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与色谱技术联用后更可以将复杂样本中的代谢物先进行色谱分离再进行质谱检测,减少了基质的干扰,有利于痕量代谢物的检测。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是一种以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s)。过敏性哮喘经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服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来控制症状;然而,这些药物易产生多种副作用,如皮肤萎缩、骨质疏松、脂肪肝疾病和II型糖尿病综合征以及儿童生长抑制,因此药物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是一种能够改变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的治疗方法。尽管目前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学会(EAACI)提出多种免疫学指标(如:过敏原特异性IgG4浓度、特异的IgE与总IgE浓度比等)来评估AIT的疗效。但是,目前仍然缺乏客观、高度敏感和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或监测临床病人接受AIT后的效果。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对于扩大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在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通过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健康人体和接受AIT的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确认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能够客观、特异且高度敏感的反映AIT的治疗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5(S)-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15(S)-HETE)作为血清学标志物在制备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试剂盒或构建评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中的应用。

所述15(S)-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