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锡磷青铜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0149.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华称文;罗金宝;王国伟;巢国辉;傅杰;赵玉刚;何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2 | 分类号: | C22C9/02;B21C37/04;C22C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性能 优异 青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锡磷青铜带材,其特征在于:该锡磷青铜带材的质量百分组成为:6.0~8.0wt%Sn,0.01~0.10wt%P,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锡磷青铜带材中小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为50~70%、大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为25~45%,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0°~5°,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15°。本发明锡磷青铜带材能够实现屈服强度≥700MPa,弹性模量≥115GPa,延伸率≥18%,在90°折弯时,好方向R/t值≤0.5,坏方向R/t值≤1.5,抗应力松弛性能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63%,具备接插件要求的高折弯、强回弹性能,可以用作高要求电子弹性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锡磷青铜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及电子元器件逐渐往小型化、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对于结构复杂的接插件而言,其核心元部件“接触件”存在两大困扰:一方面是冲压成型过程中易出现橘皮甚至开裂现象,另一方面是接触件成型后回弹性不够,夹持效果不理想,无法保证可靠的电连接。因此,为了更好的使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铜合金带材不仅被要求折弯性能良好,即90°折弯坏方向R/t≤1.5,以此来保障冲压成型不开裂,而且必须保障成型后的接插件具有优异的回弹性。因此高要求的接插件用青铜合金被要求屈服强度大于650MPa,弹性模量大于112GPa。另外疲劳强度和抗应力松弛能力与接触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有关,因为接触件使用过程中不仅存在一定量弹性变形,还需同时承载一定的电流负载,所以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要求在150℃下保温1000小时,残余应力≥60%)。然而目前传统的磷青铜如C5191、C5210无法同时满足以上性能要求,不足以支撑连接器小型化、轻薄化的结构设计。
如发明专利CN105039759A公开了一种高屈强比高弹性锡磷青铜合金生产方法,采用控制合金元素Sn、P和Ni的含量,结合常规的后道加工工艺最终获得较高屈强比的C5191青铜产品,屈强比为0.86~0.95,但此加工工艺条件下产品屈服强度均在600MPa以下,无法满足未来接插件小型、轻薄、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性能要求。
发明专利CN105803249B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锡磷青铜带工艺,通过严格控制锡含量在9~11%的锡磷青铜合金的铸造、轧制和退火工艺,生产出抗拉强度850MPa以上、延伸率17%以上的高锡磷青铜带,但此加工工艺方法并不能同时兼顾高强度和折弯要求,不利于成型。
因此,针对现有的锡磷青铜需要进一步改进,从而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如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应力松弛性能等,同时实现接插件折弯性能优异、高接触力的目标,也是接插件用锡磷青铜合金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应力松弛等综合性能优异的锡磷青铜带材。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锡磷青铜带材,其特征在于:该锡磷青铜带材的质量百分组成为:6.0~8.0wt%Sn,0.01~0.10wt%P,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锡磷青铜带材中小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为50~70%、大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为25~45%,其中小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0°~5°,大角度晶界为相邻晶粒取向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