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0214.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耿翠翠;焦书燕;李炯;孔路明;高岩;陈士强;姜波;周建军;张可;徐红辉;运晓静;王贺龙;程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质量检验与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335/02 | 分类号: | C07D335/0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郭佳效 |
地址: | 45005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杨 硫醇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的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对Hg2+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适合微量检测,在化学分析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由于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使其成为目前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目前,我国含汞废物产生的行业包括电石法PVC生产、有色金属冶炼(铜铅锌)、燃煤电厂、水泥生产、天然气生产、电池生产等,其中铜铅锌冶炼由于精矿中含有伴生金属汞而导致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烟尘可能含有汞,同时在副产品硫酸、排放尾气和废水及电解车间产生的废渣中也含有汞。
含汞废物一般按照危险固体废物进行管理,但是经金属回收或脱汞处理后可按照一般固体废物进行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对含汞废物中的汞进行快速精确检测能有效提高固体废物的精准管理。
传统的汞离子检测方法表现出仪器昂贵、分析周期长、样品预处理复杂、检测费用昂贵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汞离子快速检测的方便、快捷、灵敏度等方面的要求。而荧光分析探针法作为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汞离子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是汞离子检测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利用物质的荧光特性和对汞离子的选择特异性制成的荧光分子探针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汞离子快速简易检测检测目前检测。
Hg2+的小分子荧光探针中主要有两种:(1)配位型探针;(2)反应型探针。这两种探针都能导致荧光光谱发生相应变化从而达到检测Hg2+的目的。配位型荧光探针由于选择性不强,背景干扰大,在水中有很强的溶剂化效应等,导致此类荧光探针在环境方面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基于汞离子诱发特异化学反应作用机理的化学计量计,这类探针由于荧光和比色信号的输出仅由Hg2+促进特定的化学反应,因此规避了其它化学相近离子诱导的光信号输出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这种荧光探针通常为检测Hg2+提供了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Hg2+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的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对Hg2+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适合微量检测,在化学分析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上述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1,3-丙二硫醇在溶剂中于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纯化后处理。
本发明的水杨醛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反应合成荧光探针,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
为进一步提高产率,优选的,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1,3-丙二硫醇的摩尔比为1:3.2。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三氟化硼乙醚,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三氟化硼乙醚的摩尔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质量检验与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质量检验与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