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0948.7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75/04;C08L27/06;C08L91/06;C08L27/18;C08L1/02;C08L67/00;C08L77/10;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3/22;C08K5/14;C08K5/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粘附 pvc 输送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输送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输送带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然橡胶50‑7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50份、硫化剂5‑10份、聚氯乙烯树脂20‑40份、纳米氧化锌8‑15份、硬脂酸5‑10份、炭黑15‑35份、硼酸锌3‑5份、改性氢氧化铝3‑8份、聚四氟乙烯3‑6份、二氧化硅5‑10份、石蜡5‑15份、骨架织布20‑30份;其制备方法为:硫化橡胶、烘干骨架织布、制备橡胶层和热压贴合输送带。本申请的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具有耐高温、不粘附的优点;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输送带的耐高温性能以及防粘附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覆盖胶直接接触输送的物料,因此覆盖胶材料的选择对于输送带的性能来说非常重要。而在现有技术中,覆盖胶一般选用丁苯橡胶或者三元乙丙橡胶为基体材料,丁苯橡胶具有成炭性好的优点,在接触物料时易形成炭化层,但是耐高温性能稍差;三元乙丙橡胶恰恰相反,耐高温性能优异,但是成炭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由于输送带输送物料,会在输送带上粘附物料,从而影响输送带的使用以及物料的输送。
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能够耐高温且不粘附的输送带。
发明内容
为了使输送带能够耐高温且不粘附,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不粘附PVC输送带,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天然橡胶50-7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30-50份、硫化剂5-10份、聚氯乙烯树脂20-40份、纳米氧化锌8-15份、硬脂酸5-10份、炭黑15-35份、硼酸锌3-5份、改性氢氧化铝3-8份、聚四氟乙烯3-6份、二氧化硅5-10份、石蜡5-15份、骨架织布20-3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是一种以顺-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有较高弹性,略有塑性,低温时结晶硬化,有较好的耐碱性,但不耐强酸;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性优异、耐臭氧性极好、硬度大、强度高、弹性好、耐低温,有良好的耐油、耐化学药品和耐环境性能;天然橡胶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硫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硫化反应,经过硫化后的橡胶其强度、耐温以及耐磨性均提高。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还可以替代一部分的PVC,从而减少PVC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有害物质的释放,硼酸锌和改性氢氧化铝的添加能够进一步提升输送带的耐温性,石蜡可以降低输送带的表面张力,提高疏水性,降低表面粘附力,聚四氟乙烯耐磨、耐腐蚀、表面光滑,其加入不仅可以提高输送带的耐磨性能而且还能够起到防止粘附的效果。因此,本申请各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达到使输送带能够耐温和不粘附的有益效果。
可选的,所述改性氢氧化铝是氢氧化铝在硬质酸钠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共同进行改性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氢氧化铝在硬质酸钠和硅烷偶联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改性,可以对氢氧化铝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提高氢氧化铝的性能。
可选的,改性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在20-30份氢氧化铝中加入10-15份硬质酸钠和2-6份硅烷偶联剂在150-200℃下改性30-6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氢氧化铝、硬质酸钠以及硅烷偶联剂采用合适的配比,使得制备得到的改性氧化铝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阻燃强度均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米莜凯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