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接触网及转换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0960.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周灿伟;邢江;何昌艳;牛梦宇;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B60M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陈香兰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北部新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流 轨道 车辆 运行 转换 接触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接触网,其特征在于,位于直流接触网和交流接触网之间,所述转换区接触网通过隔离器A和隔离器D分别连接直流接触网和交流接触网;
所述转换区接触网的长度应大于通行的双流制轨道车辆上距离最远的两个受电弓之间的距离,所述转换区接触网局部接地;
所述转换区接触网通过隔离器B和隔离器C分为第一隔离段AB、第二隔离段BC和第三隔离段CD;所述第二隔离段BC接地;所述第二隔离段BC的接地线路中串接有常闭的第二隔离开关;
所述隔离器A的两端并联有第一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器D的两端并联有第三隔离开关;
根据转换区域内滞留的双流制轨道车辆的受电弓所处位置控制第一隔离开关或第三隔离开关的开关状态使第一隔离段AB与直流接触网接通或者第三隔离段CD与交流接触网接通;
当一个牵引单元设置一个受电弓时,转换区接触网的长度dAD应满足:
dAD>2*(X1+n+L);
当一个牵引单元设置两个受电弓时,转换区接触网的长度dAD应满足:
dAD>2*(X2+a+n+L);
第二隔离段BC的长度应满足:
dBC>(X1+X2+a);
其中,X2表示牵引单元一位端的受电弓距离相邻中心销的距离;X1表示牵引单元二位端的受电弓距离相邻中心销的距离;a表示车辆定距;n表示车辆计算断面至相邻中心销距离;L表示车辆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段AB和第二隔离段BC的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区接触网的长度应小于通行的双流制轨道车辆上距离最远的两个受电弓之间的距离的K倍,1K≤1.5。
4.一种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接触网,以及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轨道;
所述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轨道包括在转换区接触网下方设置连接直流供电制式钢轨和交流供电制式钢轨的不导电的隔离钢轨;
转换区接触网的第一端A点在直流供电制式钢轨上的投影点记为第一点a,转换区接触网的第二端D点在交流供电制式钢轨上的投影点记为第二点b;所述直流供电制式钢轨从a点延伸至所述隔离钢轨的第一端c,所述交流供电制式钢轨从b点延伸至所述隔离钢轨的第二端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流制轨道车辆运行的转换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区轨道设置过程为:
一列双流制车辆包括多节车辆,连续的一个以上车辆组成一个牵引单元,每个牵引单元上设置至少一个可与接触网连接的受电弓,牵引单元通过车轮作为回流点,每个牵引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直流回流点和至少一个交流回流点;
对于车辆从直流接触网驶向交流接触网的转换区轨道,具体设置步骤包括:
步骤A,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将牵引单元上最靠前的直流回流点与最靠后的受电弓之间的车身长度记为第一长度,ac段直流制式钢轨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步骤B,当在车辆行驶方向上最靠后的交流回流点位于最靠前的受电弓之后时,将最靠前的受电弓与所述最靠后的交流回流点之间的车身长度记为第二长度,db段交流制式钢轨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二长度,进入步骤C;
当在车辆行驶方向上最靠后的交流回流点位于最靠前的受电弓之前时,根据实施工艺得到隔离钢轨的最小长度dmin,设置隔离钢轨的长度dcd,dcd≥dmin,进入步骤D;
步骤C,按照步骤A和步骤B设定隔离钢轨的第一端c和第二端d的位置,则所述隔离钢轨的长度dcd为:
dcd=dab-dac-ddb,其中,dab为ab段钢轨长度,dac为ac段直流制式钢轨长度,ddb为db段交流制式钢轨长度;
步骤D,根据步骤A设置所述隔离钢轨的第一端c的位置,结合步骤B中设置的dcd,得到db段交流制式钢轨的长度ddb为:
ddb=dab-dac-dcd;
和/或对于车辆从交流接触网驶向直流接触网的转换区轨道,具体设置步骤包括:
步骤S1,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将最靠前的交流回流点与最靠后的受电弓之间的车身长度记为第三长度,db段交流制式钢轨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三长度;
步骤S2,当在车辆行驶方向上最靠后的直流回流点位于最靠前的受电弓之后时,将最靠前的受电弓与所述最靠后的直流回流点之间的车身长度记为第四长度,ac段直流制式钢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长度,进入步骤S3;
当在车辆行驶方向上最靠后的直流回流点位于最靠前的受电弓之前时,根据实施工艺得到隔离钢轨的最小长度dmin,设置隔离钢轨的长度dcd,dcd≥dmin,进入步骤S4;
步骤S3,按照步骤S1和步骤S2设定隔离钢轨的第一端c和第二端d的位置,则所述隔离钢轨的长度dcd为:
dcd=dab-dac-ddb;
步骤S4,根据步骤S1设置所述隔离钢轨的第一端c的位置,结合步骤S2中设置的dcd得到db段交流制式钢轨的长度ddb为:ddb=dab-dac-d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09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