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轮胎再造方法及利用其制作成的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1408.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芳;王慧超;王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慧芳 |
主分类号: | B60R9/00 | 分类号: | B60R9/00;B60C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再造 方法 利用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轮胎再造方法,包括在旧轮胎的内部增设加固层以及弹性层,以及在旧轮胎的内部填充弹性填充物,在加固层的外部缠绕一紧固带,紧固带贴附在旧轮胎的内壁面上。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改良型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毂,主体包括外轮胎和内胎,内胎与外轮胎之间依次设有支撑层、加固层和弹性层,弹性层上设有紧固层;加固层设为至少两个,且夹设在弹性层的上下两侧;加固层固接在支撑层上,远离内胎方向的加固层与外轮胎压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轮胎容易扎破以及发生气爆频繁的问题,从而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废旧轮胎再造方法及利用其制作成的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轮胎在使用后一般是直接抛弃或直接回厂再造,从而形成新的轮胎,实现循环利用。这过程中对生产工艺有一定的要求,且需要耗费较多的生产成本,再造周期较长。并且,有些轮胎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是局部有磨损,直接将其抛弃并置换新的轮胎来使用的话,较为可惜,且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因此,一种能够针对旧轮胎进行局部改造、从而实现重复利用的技术有待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旧轮胎再造方法,包括在旧轮胎的内部增设加固层以及弹性层,以及在旧轮胎的内部填充弹性填充物,在所述加固层的外部缠绕一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贴附在旧轮胎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旧轮胎包括外轮胎和内胎,所述加固层固接在内胎的外壁面上,所述弹性层设于两加固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轮胎的内侧填充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固接弹性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轮胎,所述轮胎为上述所述的轮胎,包括轮胎主体和轮毂,所述主体包括外轮胎和内胎,所述内胎与外轮胎之间依次设有支撑层、加固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设有紧固层;所述加固层设为至少两个,且夹设在弹性层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固层固接在支撑层上,远离所述内胎方向的加固层与外轮胎压接;所述加固层和紧固层均设为环形,并环绕内胎一周;所述弹性层与支撑层均设为弧形带状,并环绕内胎的预定长度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包括固接在加固层外侧的卡接柱、与卡接柱相互卡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住加固层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和卡接柱均设为若干个,并间距固接在加固层上;所述卡接柱设为圆柱状;所述卡接柱的非卡接端穿过加固层并固接在支撑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设为柔性结构,所述加固层通过位于其两端部的连接扣相连接;所述支撑层的截面形状与内胎的截面形状一致,并设为两个,另外一支撑层位于弹簧与加固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支撑层二者的宽度均与内胎一致;两所述加固层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轮胎中的内胎与外胎之间增设支撑层、弹性层以及加固层和紧固层,从而达到了对旧轮胎的重复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使其具有一定的防爆性能,减少扎破的几率,提高其实用性;
通过将使用一段时间的旧轮胎进行重复利用,并在进行加固后连同外胎将其装设到轮毂上,从而达到了降低回收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慧芳,未经王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