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1664.X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现辉;马家骥;李瑞凤;王旭;马松新;胡志远;赵松山;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高温 退火 底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涉及钢卷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钢卷的尺寸变形导致钢卷切边量过大的技术问题。包括应变诱导板,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凹槽,相邻凹槽之间于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形成凸楞,钢卷放置于应变诱导板的板面上,其中部分的钢卷端面支撑于凸楞上,其余的钢卷端面悬置于凹槽上。本发明通过在应变诱导板上设置凹槽与凸楞,钢卷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同样受重力产生蠕变变形,但蠕变变形按照凸楞所设定的方向进行,从而将产生的不均匀的“大浪”分割成碎化均匀的“细浪”,使得钢卷边部的变形细小、均匀、可控,从而降低了大象脚变形的缺陷影响程度,减小了钢卷的切边量,提高了成材率,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边部板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
背景技术
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中,高温退火是关键工序。高温退火一般采用罩式炉或者环形退火炉,将钢卷放置在底板上,再用内罩罩住钢卷进行高温退火。该过程长达数十小时,最高温度达到1200℃。如图1所示,钢卷与底板的接触端,受热后的钢卷在自重力以及热膨胀收缩应力作用下产生蠕变变形,俗称“大象脚”。大象脚变形影响钢卷数千米长度,在后工序无法修复,导致钢卷边部板形波浪度超标,用户无法使用。因此只能切除,造成成材率降低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调整退火升降温速度、提高底板表面平整度、增大退火前钢卷卷取张力等措施控制大象脚的产生,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钢卷圆周的大象脚变形导致少部分最严重的边部浪形决定了切边量,也即是必须保证整个外圈数千米不能有一个大浪才算有效控制。而实际上,钢卷在退火过程中的放置对中偏差影响、轴向及径向温度均匀性偏离理想状态的波动、底板局部摩擦力偏差等,使得钢卷受力十分复杂,大象脚变形很难完全受控。钢卷外圈数千米范围内会偶发大尺寸(波浪深度、高度)的变形,仍然导致了无法有效减少切边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以解决钢卷在高温退火工艺中由于大象脚而产生的尺寸变形导致钢卷切边量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用于支撑钢卷,包括:
应变诱导板,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于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板面形成凸楞;
其中,所述钢卷放置于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板面上,其中部分所述钢卷的端面支撑于所述凸楞上,其余所述钢卷的端面悬置于所述凹槽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底板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可选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楞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板面,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楞间隔分布。
可选的,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板面还设置有非刻槽区,所述非刻槽区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楞辐射分布的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应变诱导板呈圆形板式结构,所述非刻槽区呈圆形区域并且位于所述应变诱导板的中心区域,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楞辐射分布于所述非刻槽区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钢卷的半径大于所述非刻槽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应变诱导板的半径。
可选的,所述应变诱导板的半径大于所述钢卷的半径50-80mm。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凸楞之间的圆心角为1.5°-9°,所述应变诱导板外边缘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凸楞的宽度之比为0.8-3。
可选的,所述凸楞设置有弧形倒角,所述弧形倒角位于所述凸楞与所述钢卷相接触的部位。
可选的,所述弧形倒角的半径大于1mm并且小于所述凹槽的槽深。
可选的,所述应变诱导板的材质为耐热不锈钢或者碳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1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