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671.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虎;曹汉标;张向华;潘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贾凌志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外墙 面抗裂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120份、粉煤灰30~50份、改性乳化聚苯包覆物25~45份、减缩抗裂增强剂12~20份、抗裂纤维20~40份、渗透剂1~5份、消泡剂1~5份、增稠剂1~5份和去离子水30~5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乳化剂改性处理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包覆剂,在聚苯颗粒表面形成包覆层,通过对聚苯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提高材料的耐水性和抗裂性能;还添加有减缩抗裂增强剂,通过交联缩合共聚成梳状结构的分子链侧链活性基团引入多种官能团,以提高防水材料抗裂性及长期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日益增加,地铁、地下商场、人防设施、地下停车场、地下走廊的建设工程接踵而来,在这些建筑工程中,渗漏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疑难杂症,是科研人员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渗漏的危害轻则加速外墙面老化病害的发展,重则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失事,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防水材料的使用是目前解决建筑工程渗透问题的主要途径,随着工程建筑防水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对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外墙面收缩开裂问题却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外墙面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和防水性能。外墙面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外部荷载引发的,此类裂缝存在最为普遍,主要为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系数不够、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结构刚度不足等问题;二是结构次应力引发的,此类裂缝由于外墙面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常规计算有出入或未考虑全面,进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三是变形应力引发的,主要是由于温度、收缩、钢筋锈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即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外墙面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传统的防水材料以沥青和防水卷材等高分子有机材料为主,相对于建筑物的寿命来讲,这些材料在防水时间上相对较短,并且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污染环境等各种原因限制了其应用。而水泥基无机防水材料具有凝结速度快、致密性好、粘结强度高等性能,从而赢得了各方面人士的青睐,在刚性防水材料和堵漏止水材料系列中,赢得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此种防水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水泥的收缩率较大,因此固化后的涂层残留应力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漆膜易出现开裂,进而影响防水效果,给外墙保温材料的工程质量、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提高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水、抗裂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将乳化剂改性处理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包覆剂,在聚苯颗粒表面形成包覆层,增强聚苯颗粒与改性沥青包覆层的结合性能,得到改性乳化聚苯包覆物,通过对聚苯颗粒进行表面包覆改性,既能提高聚苯颗粒与水泥的相容性,又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水性和抗裂性能;还添加有减缩抗裂增强剂,其中甲氧基聚乙二醇主要起到分散胶凝颗粒,增加其电荷吸附能力,改善毛细孔道结构尺寸及孔隙结构,提高其塑化剂减缩功效,从而提高水泥的工作稳定性,其与甲基丙烯酸、冰醋酸通过钛酸四丁酯交联缩合共聚成梳状结构的分子链,通过其侧链活性基团引入多种官能团,增加该减缩抗裂增强剂的功能性,以提高防水材料抗裂性及长期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程的外墙面抗裂防水材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组分:
水泥100~120份、粉煤灰30~50份、改性乳化聚苯包覆物25~45份、减缩抗裂增强剂12~20份、抗裂纤维20~40份、渗透剂1~5份、消泡剂1~5份、增稠剂1~5份和去离子水3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剂为烷基硫酸酯钠。
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环氧乙烷。
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为聚氨基甲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槽铆钉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