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端运行的AI暖通优化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2748.5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德;王龙;刘建超;林泽冰;周竹军;葛占雨;马睿;靳振欢;王鹏朝;戚伟;孙毓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4 | 分类号: | F24F11/54;F24F11/85;F24F11/64;F24F110/10;F24F110/12;F24F140/12;F24F140/20;F24F140/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001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端 运行 ai 暖通 优化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云端运行的AI暖通优化控制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现场服务器、现场控制柜、采集冷却塔、冷水泵、冷水机组和风机盘管,现场服务器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输送至云端服务器;现场服务器采集冷却塔出水温度、冷却塔出水流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冷水泵出水温度与流量、风机盘管送风量与温度、冷水机组制冷量以及冷水机组电负荷。本发明可以明显改善建筑楼宇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消除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各设备之间配合不协调问题,减少人工投入成本,大幅度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耗电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暖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端运行的AI暖通优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的耗能约占全国总耗能的1.5%左右。相当于全国总核发电量的60%左右(数据来自《2018年全国电力版图》)。中央空调系统作为一种主要的空调系统形式,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如一把双刃剑,中央空调系统在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耗问题。
现行系统的调节方式如下:
a人工调节,这是大多数空调系统普遍的调节方式,特点是反映缓慢、人工成本高、设备损害大等。
b分系统控制,可以实现对冷水泵流量等单个设备或者系统的独立控制,
无法对全系统做出综合寻优,节能效果不理想。
c传统程控,采用传统程控法,无法采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控制方式落后,技能潜力小。
使用现行的控制系统楼宇能耗大,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各设备之间配合不协调,人工投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云端运行的AI暖通优化控制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云端运行的AI暖通优化控制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现场服务器、现场控制柜、采集冷却塔、冷水泵、冷水机组和风机盘管;
现场服务器用于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输送至云端服务器;
现场服务器采集冷却塔出水温度、冷却塔出水流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冷水泵出水温度与流量、风机盘管送风量与温度、冷水机组制冷量以及冷水机组电负荷;
云端服务器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计算获得各个分系统以及全系统的最优化控制参数,最优化控制参数通过现场服务器传输至现场控制柜,现场控制柜再将最优化控制参数传输至冷却塔、冷水泵、冷水机组和风机盘管,实现全系统最佳节能模式运行。
特别的,云端服务器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冷水机组能耗模型、水泵流量控制模型、冷却塔能耗模型、盘管系统能耗模型等多层分系和全系统模型,建立模型库,通过模型库计算寻优,获得楼宇暖通空调系统的最佳能效系数,获得各分系统的最优化控制参数。
特别的,云端服务器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数据库实现远程计算与控制,采用大数据研判获得分系统以及全系统最优解,以最快捷的方式对现场设备最优化控制。
特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库实现对楼宇暖通空调分系统独立建模计算,建立独立的子程序模块,在子程序模块基础上构建全系统节能优化模型,实现对全系统寻优计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明显改善建筑楼宇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消除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各设备之间配合不协调问题,减少人工投入成本,大幅度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耗电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图;
图2为人工神经网络图;
图3为计算模型编制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在线交互式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