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有机固废利用新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3240.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习东;王昊;王铭浩;陈子威;张璇;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8;F23G5/16;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有机 利用 新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有机固废利用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按密度差异将化工有机固废分选后,分别在旋风炉和炉排炉中焚烧,并设置所述旋风炉和所述炉排炉的炉内温度为1300~1500℃,经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热量和炉渣均可进一步回收利用。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绿色环保处理,极大减少了传统化工有机固废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等污染性气体的产生,同时对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固化处理。而且,焚烧所产生的热能和炉渣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除此之外,本发明中的方法符合现有固体废弃物的状况,有利于在实践中推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有机固废利用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固废指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或浆状废弃物,主要包括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化合、分解、合成等化学反应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含中间产品)、副产物、失效催化剂、废添加剂、未反应的原料及原料中夹带的杂质等,以及直接从反应装置排出的或在产品挂制、分离、洗涤时由相应装置排出的工艺废物,还有空气污染控制设施排出的粉尘,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设备检修和事故泄漏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报废的旧设备、化学品容器和工业垃圾等。化工固废产生量大,一般产品每生产1t产生1-3t固废,且其中危险废物种类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大,因此,如何有效处置化工固废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除此之外,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且生活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以卫生填埋为主,占处理量的78%左右,而且垃圾分类细分不强,没有形成较有效地循环利用的路线,还处于较初级阶段。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较快,截止2010年,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51亿吨,而清运量为1.58亿吨,相当于产生量的62.94%,处理量为1.23亿吨,相当于产生量的49%,清运量的77.85%,将近一半的生活垃圾都处于未处理或者简单处理的状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CN201711458726.X公开了一种有机固体废物零排放暨资源化工艺,其公布的工艺中,主要采用固废粉碎处理结合低温热水解技术进行联动,最后附带产出有机肥料,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CN201820369216.9公开了一种化工有机废料处理装置,其中采用粉碎处理方式对有机肥料进行合理分类粉碎,便于后期有机肥料收集和处理。CN201310203447.4中提到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其主体为炉排炉,且设置有挡件,使得燃烧更加充分;CN201710150568.5提供了一种脱水挤压机和立式螺旋筒垃圾焚烧炉耦合的装置,可处理不同含水程度的垃圾,CN201711095875.4提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焚烧炉构造,其降温效果较好,内部设有多个降温导热管,可节约大量水资源。但是目前现有这些处理方法局限性较大,不适宜普遍推广,且现有的焚烧炉中温度未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使得燃烧过程不够充分,容易产生污染性气体,如二噁英等,加大了后期处理气体的成本与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二噁英等污染性气体产生,同时实现重金属固化的化工有机固废利用新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化工有机固废利用新方法,包括:
(1)按密度差异将化工有机固废分选为密度为0.4-1.8g/cm3的第一固废和密度大于1.8g/cm3的第二固废;
(2)将所述第一固废与煤粉混合,在旋风炉中焚烧;将所述第二固废与煤粉混合,在炉排炉中焚烧;设置所述旋风炉和所述炉排炉的炉内温度为1300~1500℃;
(3)回收利用所述旋风炉和所述炉排炉产生的热量,以及旋风炉和炉排炉中分别产生的炉渣I和炉渣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