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3402.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黄明明;王安琪;齐庆杰;刘英杰;周洋;牟犇;修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韩海花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难 场所 选址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和装置,该选址方法包括:获取避难场所的待建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根据待建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获取避难场所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基于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获取避难场所的安全评估值,若安全评估值满足需求,则确定待建地址信息为可用地址。在避难场所的选址和构建上,本申请实施例将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避难场所的到达困难性、场所的避难服务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性都考虑到位。在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避难场所能为市民提供较高的安全防护,市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疏散到危险较小场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了地震等灾害带来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等灾害来临时,居民采取有效的避震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生命财产损失的关键措施。但是避难场所的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避难场所的到达困难性、场所的避难服务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在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若避难场所能为市民提供较高的安全防护,则会有效地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所以如何构建为市民提供较高地安全防护的避难场所是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及装置,将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避难场所的到达困难性、场所的避难服务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性都考虑到位。在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避难场所能为市民提供较高的安全防护,市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疏散到危险较小场地,并且通过有效的灾害管理进行有序的自救和互救行动,大量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了地震等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难场所的选址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包括:
获取避难场所的待建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待建地址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获取所述避难场所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获取所述避难场所的安全评估值。
若所述安全评估值满足需求,则确定所述待建地址信息为可用地址。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避难场所的选址方法,获取避难场所的待建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根据待建地址信息和配置信息,获取避难场所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基于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获取避难场所的安全评估值,若安全评估值满足需求,则确定待建地址信息为可用地址。在避难场所的选址和构建上,本申请实施例将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避难场所的到达困难性、场所的避难服务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性都考虑到位。在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避难场所能为市民提供较高的安全防护,市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疏散到危险较小场地,并且通过有效的灾害管理进行有序的自救和互救行动,大量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了地震等灾害带来的损失。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待建地址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获取所述避难场所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包括:根据所述待建地址信息,确定所述避难场所的环境指标的第一指标值和场地安全指标的第二指标值;根据所述待建地址信息和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避难场所的到达难度指标的第三指标值和避难服务指标的第四指标值;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避难场所的设施配置指标的第五指标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待建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避难场所的环境安全指标值,包括:根据所述建地址信息,获取属于所述避难场所辐射的周边区域;采集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述类型信息,判断所述周边区域是否存在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第一指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青岛理工大学,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温度保险传感器
- 下一篇:内容的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