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三明治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3680.2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鹏;吴琼;叶尔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享城科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明治 连接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三明治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段结构杆、第二段结构杆,第一段结构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段结构杆的第一端形成第一夹角;第三段结构杆、第四段结构杆,第三段结构杆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段结构杆的第一端形成第二夹角;第一段连接杆,连接第一段结构杆的第二端和第三段结构杆的第二端;第一勾状结构、第二勾状结构,第一勾状结构设置于第二段结构杆的第二端,第二勾状结构设置于第四段结构杆的第二端;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处用于设置第一方向的外页墙内的钢筋,第一段连接杆、第一勾状结构和第二勾状结构处用于设置第二方向的外页墙内的钢筋,以连接外页墙、保温层及内页墙,第一方向垂直与第二方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连接结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三明治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预制混凝土三明治墙板由于其良好节能保温性能、耐久性能、防火性能正逐渐成为装配式建筑外墙的发展趋势。三明治墙板由外叶墙板、保温层、内叶墙板构成,通过支承连接系统连接形成的非组合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又称三明治夹心墙板。三明治夹心墙板作为装配式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已在国内众多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其中,支承连接系统是连接内、外叶墙板和保温层的关键构造,因此其性能对预制夹芯墙体性能的提高和改善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三明治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有效改善三明治墙板的受力结构,降低了连接结构造成的热桥效应,易于制备,安装简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明治墙板的连接结构,所述三明治墙板包括外页墙、保温层、内页墙,所述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的杆型连接结构,所述杆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段结构杆、第二段结构杆,所述第一段结构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结构杆的第一端形成第一夹角;第三段结构杆、第四段结构杆,所述第三段结构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段结构杆的第一端形成第二夹角;第一段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段结构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段结构杆的第二端;第一勾状结构、第二勾状结构,所述第一勾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段结构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勾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第四段结构杆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处用于设置第一方向的所述外页墙内的钢筋,所述第一段连接杆、所述第一勾状结构和所述第二勾状结构处用于设置第二方向的所述外页墙内的钢筋,以连接所述外页墙、所述保温层及所述内页墙,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应理解,三明治墙板的保温层设置于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勾状结构可以是圆形、尖形的弯钩,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弯折的端头的勾状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杆型连接结构能够紧密连接三明治墙板的内页墙、保温层以及外页墙,一方面,杆型的连接结构减小了连接结构穿越保温层的穿越面积,杆型连接件在保温层平面上的截面面积,有效降低了由于连接结构贯穿保温层导致的内页墙与外页墙之间的热桥效应,提升了三明治墙板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杆型连接结构为一体化加工的双杆造型,无需焊接便于制备,双杆造型在装配过程中不易产生垂直与墙板平面方向上的晃动,简化安装流程,便于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杆型连接结构为不锈钢杆型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热系数低的不锈钢作为杆型连接结构的材料,能够进一步削弱内页墙与外页墙直接的热桥,进一步强化三明治墙板的保温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段连接杆与第一方向平行,也就是设置于内页墙中的第一段连接杆与沿第一方向设置与外页墙中的钢筋平行,使得外页墙与内页墙具有更好的平行度,使得三明治墙板具有更好地平整度,提高三明治墙板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段结构杆与所述第三段结构杆平行,所述第二段结构杆与所述第四段结构杆平行,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享城科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享城科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