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14125.1 申请日: 2021-03-24
公开(公告)号: CN113100247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4
发明(设计)人: 马瑞;芮凯;田威;曾涛;谢圣华;冯玉洁;王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43/56 分类号: A01N43/56;A01N43/40;A01N43/16;A01N43/90;A01N61/00;A01P21/00
代理公司: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代理人: 汪发成
地址: 570100***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槟榔 黄化 植物 免疫 诱抗剂 及其 使用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植物免疫诱抗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羟烯腺嘌呤、岩藻多糖、腐植酸、溴氰虫酰胺、吡丙醚、渗透剂T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其中岩藻多糖可从海带、海蕴、泡叶藻、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绳藻、墨角藻等褐藻中提取。将该植物免疫诱抗剂稀释1500~2000倍液后,于槟榔黄化病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雾,还可在槟榔植株未感染黄化病时低浓度少量喷洒,进行防御。植物免疫诱抗剂以激发植株本身的免疫力为目的,间接防控槟榔黄化病,不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人畜毒性低、环境相容性较好,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在目前尚无有效药剂治愈槟榔黄化病的基础上控制了病情的恶化,保证了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槟榔病虫害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Arecaceae)槟榔属(Areca)多年生常绿乔木,位列我国四大南药(槟榔、砂仁、益智、巴戟)之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槟榔的果皮、花苞和花均可入药,起到抗菌、健胃、兴奋骨骼肌等功效。同其它棕榈植物一样,槟榔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容易受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槟榔黄化病是海南槟榔最为重要的病害,已成为制约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槟榔黄化病可由病毒(Arecapalmvelarivirus 1,APV1)和植原体(Arecanut yellow leaf phytoplasma,AYL)单独或共同侵染引起,其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或植株束顶,发病严重时整个树冠叶片黄化甚至枯死,丧失结果能力。再加之黑刺粉虱、长尾粉蚧等刺吸式口器昆虫的近距离传播使槟榔黄化病进一步肆虐,目前还缺少有效的防治药剂。

传统的农药、化肥主要以病原菌及特定的营养需求为靶点,对农作物进行病害防治和产量提高,忽略了植物本身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除此之外,传统防治方式易造成环境污染、人畜毒性高,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缺陷。

植物免疫诱抗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主要通过外源生物或分子激活植物体内的免疫系统,调节代谢系统来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植物免疫诱抗剂作为植物保护的新实践,因具有对人畜毒性低,环境相容性高,作用谱广,病原菌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获得关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鉴于上述植物免疫抗诱剂的优势以及目前无任何有效药剂可治愈槟榔黄化病的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用于改善目前槟榔黄化病的境况。

发明内容

一种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包括:羟烯腺嘌呤、岩藻多糖、腐植酸、水。

优选的,所述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还包括溴氰虫酰胺、吡丙醚、渗透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

优选的,所述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岩藻多糖可从海带、海蕴、泡叶藻、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绳藻、墨角藻等褐藻中提取,腐植酸为腐植酸钾或黄腐酸钾,渗透剂为渗透剂T,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甜菜碱。不同来源的岩藻多糖化学组成不尽相同,从海带中提取的岩藻多糖硫酸基含量较高,药理活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羟烯腺嘌呤质量分数比为0.001%~0.005%、岩藻多糖质量分数比为8%~12%、腐植酸质量分数比为10%~20%,其余为水。

优选的,所述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溴氰虫酰胺质量分数比为1%~3%、吡丙醚质量分数比为1%~3%、渗透剂质量分数比为3%~5%、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比为3%~5%。

优选的,所述防控槟榔黄化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羟烯腺嘌呤质量分数比0.001%、岩藻多糖质量分数比8%、黄腐酸钾质量分数比20%、溴氰虫酰胺质量分数比3%、吡丙醚质量分数比3%、渗透剂T质量分数比5%、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质量分数比为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4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