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4362.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何青松;杨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9/06 | 分类号: | F02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覃毅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转换开关 | ||
1.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钢球;
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敞口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的远其敞口端设有收口的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连通;
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安装腔密封转动连接,所述钢球布置在第一安装腔内,钢球与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底座的第一安装腔的敞口端密封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安装腔的一端与钢球连接;底座设有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呈同轴向中心线布置;第一导气管的靠第一安装腔一端设有第一密封垫,第二导气管的靠第一安装腔一端设有第二密封垫,钢球布置在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之间,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均与钢球时时贴合;钢球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的通气孔,钢球的通气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密封垫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设有第一环形凸沿,底座的靠第一安装腔的敞口端设有第一环形阶梯槽,第一环形凸沿与第一环形阶梯槽转动密封连接;第一转轴的靠钢球一端设有第一卡板,钢球的靠第一转轴一端设有第一卡槽,第一转轴的第一卡板配合在钢球的第一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轴设有第二环形凸沿,底座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过渡处设有第二环形阶梯槽,第二环形凸沿与第二环形阶梯槽转动密封连接;第二转轴的靠钢球一端设有第二卡板,钢球的靠第二转轴一端设有第二卡槽,第二转轴的第二卡板配合在钢球的第二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动机构;
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导油管和第二导油管,第二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油管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二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导油管连通的第二连接通道;随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随动机构用于按需开闭第一连接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动机构包括压缩弹簧、O形密封圈和随动钢珠,第一连接通道对应第二安装腔的一端设有环形沉槽,O形密封圈配设在环形沉槽内;第二转轴的远钢球一端设有弧状腰形槽和导油槽,弧状腰形槽的中部且靠钢球一端设有支撑柱,压缩弹簧的一端套接在支撑柱上;随动钢珠布置在弧状腰形槽内,且随动钢珠与压缩弹簧保持时时接触,随动钢珠的远压缩弹簧一侧与O形密封圈或者第二安装腔的底部相抵;当随动钢珠与O形密封圈相抵时,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通过钢球处于断开或者连通状态;当随动钢珠脱离O形密封圈时,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通过导油槽连通,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通过钢球处于断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呈同轴向中心线布置,第一导气管与第一套管螺纹连接,第二导气管与第二套管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与底座的第一安装腔的敞口端连接,盖板上设有配合孔,盖板的远钢球侧设有与配合孔同轴的防护套管;第一转轴的远钢球端设有旋转柱,旋转柱穿过配合孔位于防护套管内,防护套管和配合孔均与旋转柱同轴且活动配合;盖板与第一转轴远钢球的端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
所述旋钮上设有连接柱,旋钮的连接柱插设在防护套管中与第一转轴的旋转柱连接,连接柱与防护套管活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机构;
所述旋钮设有与连接柱同轴的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与连接柱位于旋钮的同一侧;环形凸沿上依次设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第三弧形缺口和第二限位挡块,第一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和第三弧形缺口位于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之间;卡位机构包括卡位弹簧和卡位钢珠,盖板上设有卡位管,卡位管对应环形凸沿处设有活动缺口,卡位弹簧和卡位钢珠均活动配合在卡位管内,卡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于盖板和卡位钢珠相抵,卡位钢珠卡设在第一弧形缺口或者第二弧形缺口或者第三弧形缺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43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行贷款业务资质审核与风险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