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4498.9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徐耿;姜芝军;毛江波;李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罗永政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离合器 助力器 | ||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包括缸体和左气腔,缸体内设有左气腔,缸体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连通。缸体上设有推杆,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推杆上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连通,推杆一侧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位于离合器壳内,推杆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位于左气腔内。本申请的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有效消除了变速箱和离合器壳外界的泥水杂质从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避免了现有市场上波纹形防尘套收缩和拉伸导致的破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器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助力器是车辆借助压缩空气、高压油等操控车辆的相关装置,以达到离合器分离时操纵轻便的目的,申请号CN201310238393.5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助力器。目前,市场上商用车离合器助力器功能用于分开离合器壳内的离合器或解除离合器分离,在工作过程中,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工作气体与变速箱和离合器壳外界间通过离合器助力器的外排气口进行排气,导致市场上出现很多因外界的沙尘泥水等杂质通过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造成离合器助力器内的密封件磨损失效、活塞磨损导致运动发卡等问题;且目前市场上离合器助力器采用的防尘套均为波纹形状,该结构因工作中频繁的收缩或拉伸,以及波纹套易被挤到离合器助力器缸体内部而破损,也导致了杂质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离合器助力器存在从外排气口进入泥水、灰尘杂质以及现有波形结构防尘套易破损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包括缸体和左气腔,缸体内设有左气腔,缸体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连通。工作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排在离合器壳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通过气流通道,工作气体不需要外排到离合器壳外部,因此不用和外界空气交流,彻底消除了外界灰尘、泥水进入助力器内导致产品失效的隐患。
作为优选,缸体上设有推杆,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推杆上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连通,推杆一侧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位于离合器壳内,推杆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位于左气腔内。
作为优选,推杆上位于第一气道内设有滤塞;推杆上设有过渡推杆,过渡推杆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和推杆接触。推杆内设有滤塞,能通气防尘,且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可防止离合器壳内的颗粒物进入左气腔。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尘套,缸体上设有盖板,推杆上设有环形槽,防尘套一端套设在环形槽上,防尘套另一端和盖板连接。
作为优选,防尘套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套设在环形槽上,外圈和盖板连接。防尘套由内圈和外圈组成,随着推杆右移,防尘套内圈可随着推杆进入到盖板和气活塞之间的左气腔,同时内圈增长,外圈缩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所采用的均为波纹形防尘套,无法实现该防尘套伸入左气腔,导致往复运动伸缩易挤压破损的问题。
作为优选,缸体内设有油柱塞和气活塞,油柱塞上设有气活塞,油柱塞和推杆连接,油柱塞和气活塞将缸体分割成左气腔、右气腔和油腔。
作为优选,油柱塞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和气活塞接触;油柱塞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和气活塞连接,弹簧一端和缸体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缸体内位于右气腔与油腔之间设有平衡活塞,平衡活塞内设有第二气道,气阀门未被打开时,第二气道通过第三气道与右气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4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物联网VR眼镜
- 下一篇:改善晶圆翘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