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粉装置及激光熔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138.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超;李澄;张兴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志炜;王胜利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激光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送粉装置及激光熔覆设备,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以提高冷却效果,减小送粉头的体积,减缓激光熔覆设备磨损和老化。送粉装置包括送粉管以及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的双螺旋冷却管路。送粉管具有进粉口和出粉口。双螺旋冷却管路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送粉管靠近进粉口的一端。所述激光熔覆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送粉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送粉装置用于输送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粉装置及激光熔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增材制造领域,送粉管为激光熔覆头送粉过程中,需要对送粉管冷却。现有技术中,冷却水管沿送粉管的延伸方向从送粉管的进粉口延伸至送粉管的出粉口,冷却水管与送粉管的外壁接触。在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与送粉管接触过程中,与送粉管实现热交换,从而冷却送粉管。
但是,现有冷却水管与送粉管的接触面积小,冷却效果不佳。若增加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需要增加冷却水管的数量,导致送粉头的体积过大,使得送粉头体积臃肿,增加激光熔覆设备的横梁承重,加速激光熔覆设备磨损和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粉装置及激光熔覆设备,以提高冷却效果,减小送粉头的体积,减缓激光熔覆设备磨损和老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粉装置。该送粉装置包括送粉管以及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的双螺旋冷却管路。送粉管具有进粉口和出粉口。双螺旋冷却管路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送粉管靠近进粉口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双螺旋冷却管路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可以增加双螺旋冷却管路与送粉管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并且结构紧凑,导致送粉装置的体积过大,从而不会导致送粉头体积过大,避免增加激光熔覆设备的横梁承重,以减缓激光熔覆设备磨损和老化。另外,出液口位于送粉管靠近进粉口的一端,使得出液口远离送粉管的出粉口,避免因送粉管的出粉口温度过高,导致出液口寿命缩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双螺旋冷却管路具有第一螺旋通道、第二螺旋通道以及设在送粉管的外壁的连通通道。第一螺旋通道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进液口位于第一螺旋通道靠近进粉口的一端。第二螺旋通道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出液口位于第二螺旋通道靠近进粉口的一端。连通通道连接第一螺旋通道和第二螺旋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双螺旋冷却管路包括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以及设在送粉管的外壁的连通管。第一螺旋管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第一螺旋通道位于第一螺旋管的内部。第二螺旋管缠绕在送粉管的外壁,第二螺旋通道位于第二螺旋管的内部。连通管连通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双螺旋管路包括套设在送粉管的外壁的通道载体,通道载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旋通道、第二螺旋通道以及连通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道载体接触送粉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旋开口和第二螺旋开口。第一螺旋开口与第一螺旋通道连通,第二螺旋开口与第二螺旋通道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方向与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方向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螺旋通道的螺旋角为45°~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螺旋通道的螺旋角为45°~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出液口位于进液口远离进粉口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送粉管与双螺旋冷却管路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送粉管与双螺旋冷却管路分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