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450.X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波;黄浩杰;曾勇;毛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锦霞 |
地址: | 51806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超高压 移位 | ||
1.一种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舱体段(1)和第二舱体段(2),所述第一舱体段(1)设有第一高温高压舱室(3),所述第二舱体段(2)内设有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舱室(3)与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之间连通有稳压管(6),所述第一舱体段(1)和第二舱体段(2)穿接有动力件推杆(7),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内设有固定齿条(9),所述动力件推杆(7)的末端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与固定齿条(9)啮合的第一齿轮(10)以及与执行件(21)啮合的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的传动比大于1;所述动力件推杆(7)在第一高温高压舱室(3)内所受压力与动力件推杆(7)在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内所受压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还包括第三齿轮(12)和第四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2)与第一齿轮(10)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2)和第四齿轮(1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1)和第四齿轮(13)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三齿轮(1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第一齿轮(10)与第三齿轮(12)之间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1)与第四齿轮(13)之间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第四齿轮(13)、第二齿轮(11)均通过轴承与动力件推杆(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0)与第三齿轮(12)的分度圆半径比为r1:R1=1:n,第三齿轮(12)与第四齿轮(13)的分度圆半径比为R1:r2=n:1,所述动力件推杆(7)与执行件(21)之间的增程比为1:(n^2+1),其中,n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条(9)末端向上凸起设有用于释放增程的台阶面(14),所述第一齿轮(10)近动力件推杆(7)的端面设有可沿台阶面(14)滑动的圆台(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内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基座(16),所述固定齿条(9)的两端安装于固定基座(16),所述固定基座(16)顶部设有用以支撑执行件(21)的安装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段(1)与第二舱体段(2)之间连接有法兰(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推杆(7)与第一舱体段(1)和第二舱体段(2)的穿接处设有若干密封件(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段(1)还设有常温常压舱室(4),所述常温常压舱室(4)位于第一高温高压舱室(3)和第二高温高压舱室(5)之间;所述动力件推杆(7)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等径杆(71)、第二等径杆(72)和第三等径杆(73),所述第一等径杆(71)的直径小于第二等径杆(72)的直径且第一等径杆(71)与第二等径杆(72)的连接处形成有位于第一高温高压舱室(3)内的第一阶梯截面(74),所述第三等径杆(73)的直径小于第二等径杆(72)的直径且第三等径杆(73)与第二等径杆(72)的连接处形成有位于常温常压舱室(4)内的第二阶梯截面(75),所述第一阶梯截面面积与第三等径杆(73)的面积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压增程移位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舱体段(20),第一舱体段(1)、第三舱体段(20)连接于第二舱体段(2)的两端,所述第三舱体段(20)设有可容执行件(21)穿过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4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