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760.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风雷;胡楠;田青水;包曾涛;洪义东;卞保祥;宋子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7/60 | 分类号: | A61K47/60;A61K47/69;A61K39/44;A61P35/00;C08G63/664;C08G63/91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pd l1 靶向 高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是由一端氨基被保护的两端氨基化聚乙二醇2000和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生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然后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末端的氨基和PD‑L1单抗末端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所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靶向性好、毒副作用小,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还可以通过纳米沉淀法获得负载药物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收率高、副反应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载体,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在肿瘤组织局部靶向性投递药物的抗肿瘤的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晚期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内科治疗,但是作为内科治疗重要手段化疗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非常大,使得化疗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许多和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是和化疗药物的剂量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降低化疗药物的给药剂量可以减轻毒副作用,但是这又同时会降低抗肿瘤疗效,因此化疗药物的疗效和毒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近几年来免疫卡控点抑制剂尤其是针对PD-1/PD-L1的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免疫不良事件屡见不鲜,其主要的原因是PD1/PD-L1非靶向性摄取导致正常器官的自身免疫不良事件,最严重的可导致致死性事件的发生。
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是采用靶向性药物载体对药物进行投递,使其在肿瘤局部进行靶向性释放。靶向性药物投递可以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达到高浓度,但其余正常组织的药物浓度较低,既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又可以避免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现有技术中,已有许多靶向药物载体被报道:如热靶向,即在肿瘤局部进行热疗,使药物在热疗部位靶向性释放;又如磁靶向,是在肿瘤部位外加磁场,从而磁性载体定向到肿瘤。然而,由于热靶向和磁靶向都需要外界的热疗设施或磁场,在实施时,病灶的部位必须明确,因此对于病灶不明、病灶深在或者广泛转移的病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手段来说,也相对较为复杂。而纳米材料投递系统近几年来飞速发展,肿瘤靶向富集(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retention effect,EPR)效应是其最突出的特点: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不完整,细胞间隙约100~780nm,载体容易穿过肿瘤的血管缺损处进入肿瘤组织,并且由于清除障碍而在肿瘤组织中长时间聚集,保持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即EPR效应,药物载体通常不能穿过正常毛细血管(内皮间隙﹤100nm)。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纳米材料也存在靶向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所述PD-L1单抗选自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其分子式为C6646H9902N1706O1998S42。
所述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是由一端氨基被保护的两端氨基化聚乙二醇2000和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生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然后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末端的氨基和PD-L1单抗末端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所制得。
所述的抗肿瘤PD-L1单抗靶向载药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二甲酰亚胺化聚乙二醇的制备:
(1.1)磺酰化聚乙二醇(sTO-PEG-OTs)的制备:在三乙胺存在下,以PEG2000和对甲苯磺酰氯(Tscl)为原料制得磺酰化聚乙二醇(sTO-PEG-OT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7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学视频的智能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养殖场用理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