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形雨盾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6039.4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彭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萍芳 |
主分类号: | B60J9/04 | 分类号: | B60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种隐形雨盾方法及其装置,在自然降雨时,气幕装置喷射出气流幕吹向自然雨,强行改变自然雨的运动方向,在露天的物体和/或人体的表面和/或隔空设置气幕,所述气幕做切割自然雨的运动,所述气幕装置包括设有喷嘴、入气口和壳体,所述喷嘴连通入气口,所述壳体内还可以包括有内腔,所述喷嘴、内腔、入气口依次连通,所述气幕装置的入气口和/或内部腔体还通过输气管道和/或直接连通气体输送机械装置的出气口。具有透明、隐形;主动旁路自然雨;降低飞鸟之类撞击车辆挡风玻璃破坏程度的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遮挡雨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形雨盾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的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自然雨,是指自然降雨时正在空中下降的雨水。目前车辆及飞行器之类产品在雨天运行中,基本依靠摆固体雨刷装置进行清除挡风玻璃的雨、雪,当运行速度加快和/或雨、雪降量较大时,固体雨刷装置会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及时来回刷除降落在玻璃上的雨水时,透过玻璃的能见度会严重降低,严重妨碍驾驶员对前方观察判断能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高速行进中的列车或汽车,为了防止飞鸟之类撞击前挡风玻璃,通常是将玻璃采用加强防撞坏的技术手段解决,但是实际上当飞鸟局部撞裂玻璃时,玻璃已经属于损坏物品,也会影响到继续行车的速度,当然玻璃还得面临更换。
在下雨天气驾驶轿车时,驾驶员能看到天上降落到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会不停的尽力往玻璃顶部流,这是因为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呈斜角设计,当轿车往前运行时,会压缩前方的空气,使得前方空气往车后移动,不断地去填补车后空间,产生气流,气流达到一定速度能将雨水克服掉重力时,雨水也会贴着玻璃(附壁效应),随着气流往车后移动,不断填补车后低压区,同时前挡风玻璃的斜角设计,带着雨水的气流就顺着玻璃往车后移动,而在车内观察看似往车顶流,实际上是朝车后流,前挡风玻璃只是带着雨水的气流的流经之处,车速度越快雨水越容易往玻璃顶部流。但是几乎垂直设计安装前挡风玻璃的客车便没有明显的这种现象。
不管交通工具的前挡风玻璃角度如何设计,只要在雨天行车就避免不了雨水降落到玻璃上,玻璃上的雨水会遮挡玻璃,此时透过玻璃看前方会是模糊不清,在暴雨时仅依靠现有技术的固体雨刷装置,即便雨刷装置刷玻璃的频率够快,也没有雨水降落到玻璃上的速度快。但是即便降雨量再大,雨水只要不降落到玻璃上,前方还是能清晰可见的。从这种自然现象得到启发,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技术,不让雨水轻易降落到玻璃上,就能降低雨水遮挡玻璃的程度,目前都是采用展开的固体雨布或雨棚遮挡在挡风玻璃外上方的技术方法。
另外,对于房屋的窗户或店铺门前,为了能够延伸遮雨,通常都是采用固体雨棚遮雨,固体雨棚的缺点是:在暴风天气容易被风掀掉;有碍市容面貌;折叠或延展的操作过程比较麻烦;人们常用的雨伞都是由固体雨布制成,使用时同样面临被自然风吹掀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自然降雨天气时代替固体遮雨装置的隐形雨盾方法及其装置,达到减少自然雨直接淋湿露天物体和/或动物,以及减少飞行物体撞击需要保护的物体和/或动物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然降雨时,气幕装置喷射出气流幕吹向自然雨,强行改变自然雨的运动方向,在露天的物体和/或人体的表面和/或隔空设置气幕,所述气幕做切割自然雨的运动,所述气幕装置包括设有喷嘴、入气口和壳体,所述喷嘴连通入气口,所述壳体内还可以包括有内腔,所述喷嘴、内腔、入气口依次连通,所述气幕装置的入气口和/或内部腔体还通过输气管道和/或直接连通气体输送机械装置的出气口。
所述气幕装置固定或活动安装于交通工具的驾驶室外部。
所述气幕装置固定或活动安装于竖杆一端。
所述气幕装置固定或活动安装于建筑物的墙体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 具有透明、隐形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萍芳,未经彭萍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