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336.9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周鹏程;李轶;杨雪梅;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15/06;C02F1/56;C02F3/32;C02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河流 生态 修复 预处理 双层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隔单元(1)、监测单元(2)以及围隔开关单元(3);
所述围隔单元(1)包括并排平行的两列围隔带,两列围隔带之间预留2~3m间距,形成独立围蔽区,围隔带的顶部设置有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浮体(11),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高度不等的多层种植带(13),底部设置有贴合在河道底泥上的底部配重,所述围隔带设置于河道中,朝向岸边弧形包围一块沉水植物修复区域,称沉水植物修复区域内的围隔带为内围围隔带,另一围隔带为外围围隔带;
所述监测单元(2)包括若干个水质浊度传感器(21),若干个所述水质浊度传感器(21)均匀分布在两列围隔带之间的独立围蔽区,在围隔单元(1)的外侧水体也设置监测单元(2),用于监测河道水体;
所述围隔开关单元(3)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外围围隔带的始、末位置与河道岸边的连接处;所述围隔开关单元(3)包括开关(31)、过滤装置(32)以及加药装置(33),在监测单元(2)检测到浊度高于预设值时,围隔开关单元(3)开启,利用水流流动,使上游水体经过过滤装置(32),流入独立围蔽区,将水体置换,或者通过加药装置(33)给独立围蔽区进行加药处理;
横跨两列所述围隔带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杆(16),所述水质浊度传感器(21)悬挂于连杆(16)下方;
所述加药装置(33) 包括储药罐(331)、加药泵(332)、输药管(333)和喷头(334),所述输药管(333)连通储药罐(331)和喷头(334),加药泵(332)设置于输药管(333)中,喷头竖直向下,输药管(333) 与连杆(1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种植带(13)均包括固定带(131)与人工水草(132),人工水草(132)的根部固定在围隔带的固定带上,固定的密度在80~120根/m2,
所述人工水草(132)呈的绳状,长度为50~70cm,以绳为中心固定有多条丝条,多条丝条以立体结构向四周辐射,辐射长度5~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隔带选用高密度耐水化纤织物,高密度耐水化纤织物开口向上对折;
所述底部配重(14)选用铁链,铁链置于高密度耐水化纤织物对折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围隔带朝向沉水植物修复区域一侧、外围围隔带朝向外侧区域一侧均设置有锚定装置(15),所述锚定装置(15)包括固定在河道底部的多个锚桩(152),每个锚桩(152)均连接锚绳(151),
连杆(16)的两端分别和与其同侧的对应的锚绳(151) 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3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