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列车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6671.9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崔佳诺;陈志强;杨韬;杜江红;陈俊杰;张艳辉;冯翔;焦万立;王东;陈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车 通信 列车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列车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S1、判断列车接发车状态,如果控制列车发车,进入S2,如果控制列车接车,则进入S3;S2、多列车以编组方式行车,调度设备编制发车计划,群组控制设备控制列车按计划行车;S3、多列车以编组方式进站,调度设备编制接车计划,群组控制设备控制列车按计划进站停车。打破了列车独立控制的模式,将多列车按照一列车控制方式进行群组控制,通过利用多列车控制方式,通过列车群组计划,车车通信,车地通信方式,实现多列车控制,最大化的缩短列车追踪间隔,缩短发车时间,从而实现列车以高速度,提高车站接发车密度,最大化的挖掘线路运输能力,提高线路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列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CTCS-2级、CTCS-3级、ETCS-1级、ETCS-2级以及CBTC、FAO等列控系统,对于列车控制方式均将列车视为独立个体进行控制,对于列车在独立控制下,要求列车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追踪间隔,当两列车之间距离较近时,按照独立列车控制模式,需要降低后车行车速度,加大与前车的间隔,为后车制动提供安全距离,从而降低了列车追踪效率。
当前高速列车控制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控列车控制系统,都是将列车按照独立个体进行控制,通过闭塞技术,将列车按照制动一次制动曲线模型进行控车,基于准移动闭塞技术的高速列车控制系统以及基于移动闭塞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都无法实现群组控车能力,均需要在列车之间考虑一定的安全制动距离下控制列车运行,在安全距离下的控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上述两种系统的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列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判断列车接发车状态,如果控制列车发车,进入S2,如果控制列车接车,则进入S3;
S2、多列车以编组方式行车,调度设备编制发车计划,群组控制设备控制列车按计划行车;
S3、多列车以编组方式进站,调度设备编制接车计划,群组控制设备控制列车按计划进站停车。
进一步的,S2中,列车按计划行车包括:
S21、调度设备编制发车群组计划及行车计划发送给群组控制设备;
S22、群组控制设备根据发车群组计划及行车计划确定列车编组成功状态,并将列车编组成功状态发送给调度设备;
S23、调度设备根据列车编组状态向联锁建立群组进路命令;
S24、联锁办理完毕群组进路命令,通知群组控制设备进路已办理完毕;
S25、群组控制设备向群组列车发送行车许可及行车计划,群组列车根据行车许可及行车计划行车。
进一步的,S3中,列车按计划进站停车包括:
S31、群组控制设备获取列车接车前编组状态,并将接车前编组状态发送给调度设备;
S32、调度设备根据接车前编组状态编制接车群组计划及行车计划发送给群组控制设备;
S33、群组控制设备根据接车群组计划及行车计划确定列车编组成功状态,并将列车编组成功状态发送给调度设备;
S34、调度设备根据列车编组状态向联锁建立群组进路命令;
S35、联锁办理完毕群组进路命令,通知群组控制设备进路已办理完毕;
S36、群组控制设备向群组列车发送行车许可及行车计划,群组列车根据行车许可及行车计划进站停车。
进一步的,S22中群组控制设备确定列车编组成功状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