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6764.1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钟顺才;曾毅华;刘建;朱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显示 亮度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该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包括:获取显示屏的初始亮度值;得到环境光信号,根据所述环境光信号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目标亮度值;根据所述初始亮度值、所述目标亮度值以及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像素值,得到所述待显示图像的目标像素值;根据所述待显示图像的目标像素值在所述显示屏呈现所述待显示图像。本申请能够更平稳地调节显示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亮度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在不同强度的环境光下,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需要向用户呈现不同的显示屏亮度。当环境光较强时,显示屏需要呈现要较高的亮度,当环境光较弱时,显示屏需要呈现较低的亮度。
当环境光由暗变亮时,为了能够看清显示屏显示的内容,用户希望显示屏快速变亮。而当环境光由亮变暗时,为了保证眼睛的舒适性,用户希望显示屏缓慢的由亮变暗,特别是当显示屏处于较暗的区间段时,显示屏亮度不能存在亮度突变或者阶梯状的亮度变化,否则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显示屏亮度的缓慢变化,传统方案一般是采用足够多的控制阶数(例如,8192阶)来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使得显示屏的亮度缓慢地变化。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显示屏来说,当亮度控制阶数较少时,例如,当显示屏的控制阶数只有1024阶时,显示屏在由亮到暗的变化过程中,仍会在暗部区间段出现阶梯状的闪烁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和电子设备,以使得显示屏的整体亮度在调节过程的变化更加平缓。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显示屏的初始亮度值;得到环境光信号,根据环境光信号确定显示屏的目标亮度值;根据初始亮度值、目标亮度值以及待显示图像的当前像素值,确定待显示图像的目标像素值;根据待显示图像的目标像素值在显示屏呈现待显示图像。
在本申请中,在调整待显示图像的像素值时,可以是单独的调整待显示图像的亮度值。例如,当待显示图像的像素值用RGB值来表示时,可以对RGB值合成的亮度值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中,在调整待显示图像的像素值时,也可以是指同时调整待显示图像的待显示图像的亮度值和色度值,由于人眼对亮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超过对色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因此,待显示图像的色度变化给人眼带来的视觉影响不大。例如,当本申请中的待显示图像的像素值用RGB值来表示时,确定待显示图像的目标像素值可以是对待显示图像的当前的RGB值进行调整,以得到待显示图像调整后的RGB值。而调整RGB值就相当于同时调整了待显示图像的亮度值和色度值。
本申请的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可以由具备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机、电脑(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等)、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等。
上述待显示图像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显示的屏保、操作界面、图片、网页以及视频等等。
上述环境光信号可以用于指示显示屏周围的光线强度。
环境光信号的大小与显示屏周围的光线强度可以是正相关的关系,当显示屏周围的光线强度越强时,环境光信号就越大,当显示屏周围的光线强度越弱时,环境光信号就越小。
在本申请中,具体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环境光传感器来感知显示屏周围的光线强度,并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芯片来调整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在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应用中,显示屏消耗的电量占电池总量的比例较高,采用环境光传感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另外,环境光传感器有助于显示器提供柔和的画面。当环境亮度较高时,使用环境光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器会自动调成高亮度。当外界环境较暗时,显示器就会调成低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