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电融合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补偿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7191.4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毛雅亚;刘博;忻向军;任建新;刘轩领;王瑞春;沈磊;吴泳锋;孙婷婷;赵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J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月菊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电 融合 模式 群时延 补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光电融合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方法包括:
计算得到少模光纤中不同模式与基模之间的时延差,在发送端针对不同模式对应的待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不同数据量的冗余数据添加,对少模光纤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进行第一次补偿,使处理后的每个模式对应的光信号在理论上同时到达光纤终端;
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光信号依次进行解复用和模式转换后,恢复成多个基模信号,基模信号和传输模式一一对应;
将不同模式对应的基模信号一一对应地导入不同的微环谐振器,通过改变微环谐振器的半径对光速进行再次控制,对少模光纤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进行第二次补偿,使所有微环谐振器输出的光信号同时到达光电探测器;
所述补偿方法还包括:
采用光电探测器接收所有微环谐振器输出的光信号,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去除电信号中后添加的冗余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融合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少模光纤中不同模式与基模之间的时延差,包括:
对于不同折射率剖面结构的光纤,测算不同波长下各个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计算得到该光纤的模式群时延:
其中为波长,为群速度,为真空中的光速,传播常数,为模式的有效折射率,是自由空间的光波波数;
计算得到该光纤的高阶模与基模之间的差分模式群时延:
式中,为高阶模时延,为基模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融合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端针对不同模式对应的待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不同数据量的冗余数据添加,包括:
计算本次传输过程中,不同模式之间的数据传输时间差;
结合不同模式下单位数据的理论传输时间,针对不同模式对应的待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不同数据量的冗余数据添加,使处理后的每个模式的数据的理论传输时长均为:
式中,为第i个模式的原始数据的理论传输时长;为第i个模式的添加后的冗余数据位数;为第i个模式的单位数据的理论传输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电融合的差分模式群时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方法还包括:
对去除冗余数据的电信号进行MIMO信号处理,消除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伤并恢复出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1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