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7505.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苏宁;陈丽萍;龚延风;王世林;周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piv 多层 可拆卸 恒温 多孔 介质 渗流 试验装置 | ||
1.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恒温渗流加载系统(1)、渗流模型箱(2)、渗流测压系统(3)、水质监测系统(4),所述渗流试验加载系统(1)、渗流测压系统(3)、水质监测系统(4)分别与所述渗流模型箱(2)连接;所述渗流试验模型箱(2)中渗流试验柱从上至下,由入流箱室(2-1)、第一渗流段箱室(2-2)、第二渗流段箱室(2-3)、第三渗流段箱室(2-4)以及出流箱室(2-5)组成,上下相邻箱室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选择孔径的孔板(2-10)以及滤网(2-11)作为辅助间隔;所述渗流试验模型箱(2)中适用于PIV的可拆卸透光箱体(2-17)与渗流试验柱均固定在支架(2-19)上,适用于PIV的可拆卸透光箱体(2-17)固定于渗流试验柱外侧;所述恒温渗流加载系统(1)与所述入流箱室(2-1)连接,渗流测压系统(3)与所述渗流段箱室测压口(2-13)连接,水质监测系统(4)与所述渗流段箱室取样口(2-12)以及所述出流箱室出流口(2-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渗流加载系统由纯水机(1-1)、灭菌水箱(1-2)、恒温水箱(1-3)、蠕动泵(1-4)组成,所述纯水机(1-1)与所述灭菌水箱(1-2)连接,所述灭菌水箱(1-2)与所述恒温水箱(1-3)连接,所述恒温水箱(1-3)与所述蠕动泵(1-4)连接,所述蠕动泵(1-3)与所述入流箱室(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模型箱(2)包含渗流试验柱、适用于PIV的可拆卸透光箱体(2-17)及支架(2-19),所述渗流试验柱包含多个可拆卸可装配并且相互密封连接的箱室,从上至下分别为入流箱室(2-1)、第一渗流段箱室(2-2)、第二渗流段箱室(2-3)、第三渗流段箱室(2-4)以及出流箱室(2-5),第一渗流段箱室(2-2)、第二渗流段箱室(2-3)、第三渗流段箱室(2-4)组成渗流段箱体,所述入流箱室(2-1)连接恒温渗流加载系统(1),所述出流箱室(2-5)连接所述水质监测系统(4);渗流试验柱固定于支架(2-19)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测压系统(3)为包含多个测压管(3-1)的测压板(3-2),所述测压管(3-1)数量与所述渗流段箱体测压口(2-13)数量保持一致,所述测压管(3-1)下端与所述测压口(2-13)相连,所述测压管(3-1)孔口平顺光滑且内径为8mm以避免毛细现象及表面张力的影响,所述测压管(3-1)配有相应数量、刻度清晰的坐标尺(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系统(4)包含水质测试设备(4-1)、集水箱(4-2)以及出流水量称量装置(4-3),所述水质测试设备与所述渗流段箱体取样口(2-12)以及所述出流箱室出流口(2-14)连接,所述集水箱(4-2)放置于所述出流箱室出流口(2-14)下方,所述集水箱(4-2)放置于出流水量称量装置(4-3),测定出流水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水箱(1-2)中设置UV紫外杀菌灯(1-5),所述UV紫外杀菌灯(1-5)装置于所述灭菌水箱箱体(1-2)底部对入流液体进行灭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PIV的多层可拆卸恒温多孔介质渗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柱包含的入流箱室(2-1)、第一渗流段箱室(2-2)、第二渗流段箱室(2-3)、第三渗流段箱室(2-4)以及出流箱室(2-5)均采用PVC硬质塑料制成,塑料颗粒透光率为96%-98%,具有良好透光性,实现渗流过程可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5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