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7610.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参参;徐哲;张伟;杨凡;张小寒;周晓;唐海龙;徐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中科环泽(山东)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郑颖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降解 固体 废弃物 处理 方法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通过多孔材料负载的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中大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反应,使得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提高厌氧发酵后产甲烷量;配合多孔材料增强了厌氧发酵中相关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进一步提升甲烷产量。通过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强裂解作用,从而提升了抗性基因的降解效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和畜禽养殖规模化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产生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如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制药工业废渣等也越来越多。另外,污水处理率不断升高的同时,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不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含有一些新型有机污染物,如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如不进行适当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进一步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在处理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技术中,多采用厌氧处理。但传统的厌氧处理存在降解效率差,降解不完全,不充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
将所述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
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为剩余污泥,预处理后的剩余污泥的溶解氧浓度低于0.05m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长为10~20d。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处理步骤中,所述多孔材料的浓度为1g/L-50g/L或1g/kg-50g/k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气泡的平均粒径为200~220nm;所述纳米气泡在水中释放后的平均浓度为1.1×108particles/mL~1.5×108particles/mL。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产生所述纳米气泡的气体选自氧气、氮气、空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处理步骤中,预处理的时长为10~24h。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10m2/g,平均孔径为15~20nm,电导率为1~2Ds/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材料选自沸石、硅藻土、活性炭、污泥基生物炭、秸秆生物炭和金属多孔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具体包括:
提供多孔材料;
采用真空-增压法,使所述多孔材料负载纳米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中科环泽(山东)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中科环泽(山东)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