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溢洪道无支臂工作弧门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9085.X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雄峰;彭丹;郑应霞;黄靖乾;袁静;高俊;刘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8/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洪道 无支臂 工作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溢洪道无支臂工作弧门装置,包括弧门和位于弧门横向两侧的闸体,所述闸体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轨和启闭及控制设备,所述弧门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导向轮,所述弧门两侧均设置有导轨,可通过所述启闭及控制设备的传动齿轮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从而带动弧门沿闸体内壁上升或下降。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弧门取消支臂后结构大大简化,安装及维护工作量较小,运行方便;溢洪道闸墩取消牛腿后结构简单,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溢洪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洪道无支臂工作弧门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电站溢洪道工作弧门的传统结构及施工工艺为:先分层进行一期闸墩钢筋混凝土施工,同时预留门轨、支臂基础、启闭机油缸埋件二期混凝土,再进行门轨、支臂基础板、启闭机油缸等埋件安装,后续进行前述设备二期混凝土施工,最后再进行门叶、支臂、油缸的安装。传统施工方法尤其是弧门支臂基础混凝土施工工序较多,工期相对较长,工程成本相对较高。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的缺点与不足:
1、需要搭设脚手架,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大:在一期闸墩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尽管弧门门槽所处的导流墩部位可以采用滑模施工,但弧门支臂所在的基础混凝土(牛腿)部位由于体型突出、结构复杂,无法采用滑模等成型工艺施工,必须搭设脚手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投入较大,加大了工程成本。
2、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受限,工程成本高:一期闸墩钢筋混凝土、弧门门轨、支臂基础、启闭机油缸埋件及二期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需多次立模、浇筑、拆除,交叉作业面多,施工工序频繁交替,施工效率无法有效提高,施工时间较长,造成施工成本显著上升。
3、混凝土逐层施工,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尽管弧门门槽所处的导流墩部位可以采用滑模施工,但弧门支臂混凝土(牛腿)部位仍只能采用传统施工工艺,无论是采取倒模、还是采用模板,都不能非常直观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及工程质量;实施过程中的均匀入仓、密实振捣、洒水养护等工序要求高,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施工缝,质量难以有效控制;同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待强后才能脱模,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时发现施工缺陷并及时处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4、施工程序繁杂,高空、起吊作业安全风险高:由于溢洪道过流量大,闸墩高度一般较高,进行脚手架搭设、拆除,钢筋制安、弧门门轨及支臂安装,混凝土的立模、拆模等频繁施工,高空作业及起吊作业频繁,且弧门支臂安装校正时需长时间占用起吊设备,安全防护及安全管理复杂,安全风险高。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可控、工序简捷并能够及时养护和修补混凝土施工缺陷的溢洪道闸墩混凝土及弧门安装的快速施工装置与方法,成为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溢洪道混凝土及弧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可控、工序简捷并能够及时养护和修补混凝土施工缺陷的溢洪道闸墩混凝土及弧门安装的快速施工装置与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溢洪道闸墩一次成型,取消弧门支臂,取消支臂基础(牛腿)混凝土,弧门操作采用齿轮传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溢洪道无支臂工作弧门装置,包括弧门和位于弧门横向两侧的闸体,所述闸体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滑轨和启闭及控制设备,所述弧门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导向轮,所述弧门两侧均设置有导轨,可通过所述启闭及控制设备的传动齿轮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从而带动弧门沿闸体内壁上升或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