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级别的混合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9740.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连春华;林森;林隆永;詹开明;乔登俭;李永顺;彭舰;熊志超;邱健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王海权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级别 混合 加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安全级别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发起端向加密端发送加密请求,所述加密请求包括所述发起端的身份信息和待加密数据信息;
加密端根据所述加密请求确定本次加密对应的安全级别,并执行对应的处理操作;
所述安全级别包括高、中、低安全级;
所述低安全级的处理操作为:对所述待加密数据不执行任何处理操作;
所述中安全级的处理操作为:对所述待加密数据执行签名操作;
所述高安全级的处理操作为:对所述待加密数据先执行签名操作,再执行加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名操作包括:
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和时区信息作为时间戳,与所述加密请求一起做字符排序并拼接,在字符串末尾追加盐值并将整体进行hash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操作包括:
加密端首先使用预设的公钥对执行签名操作后的数据进行第一次加密;
然后使用所述盐值作为密钥进行第二次加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值为随机生成的字符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操作还包括:
加密端将所述随机字符串使用公钥加密后发送给后端,所述后端向所述请求发起端返回令牌,所述请求发起端在后续通信中的请求头带上该令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密的具体方法包括:
依次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对签名后的数据进行加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端根据所述加密请求确定本次加密对应的安全级别,包括:
所述加密端设置有关于请求发起端的白名单、安全级别分配名单和黑名单;
所述白名单中的请求发起端可以直接与所述后端通信;
所述安全级别分配名单用于确定所述请求发起端对应的安全级别;
所述黑名单中的请求发起端不允许与所述后端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7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