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岩碴粒径分布规律的TBM破岩效率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0352.5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闫长斌;李高留;杨继华;汪鹤健;杨风威;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张夏谦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径 分布 规律 tbm 效率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碴粒径分布规律的TBM破岩效率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在TBM施工现场对某一TBM掘进段进行岩碴量测与筛分,计算出该掘进段岩碴的总表面积;S2.基于岩碴总表面积计算有效破岩比,利用有效破岩比对TBM破岩效率进行评价;所述有效破岩比为粒径5mm的岩碴表面积之和占全级配粒径岩碴表面积之和的百分比。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岩碴总表面积的有效破岩比,摒除了岩碴总表面积指标计算时小粒径岩碴含量的干扰,保留了粗糙度指数利用较大粒径岩碴含量的优点,同时避免了粗糙度指数计算存在的缺陷,因此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描述TBM破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岩碴粒径分布规律的TBM破岩效率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岩石破碎理论[1],岩石隧道掘进机(TBM)掘进过程中滚刀切割掌子面岩石形成的岩碴,其形状尺寸和粒径分布与机械能量利用率、滚刀破岩效率密切相关,可以直接反应“岩-机”作用机制,是机械性能、地质条件和掘进参数等多种信息的重要外在表现。目前,岩碴信息已经成为TBM施工地质与围岩质量辨识的重要手段[2-3]。因此,岩碴形状、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可以直观地综合反馈TBM破岩效率,而TBM破岩效率是评价TBM隧道施工经济效益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4]。
研究人员利用室内线性切割试验和现场掘进试验,对岩碴粒径分布与TBM破岩效率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认为粗糙度指数是表征TBM破岩效率的有效参数[4],并基于室内线性切割试验建立了粗糙度指数与比能之间的相关关系。
粗糙度指数的计算是根据筛分试验数据对岩碴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得到各个筛网的累计筛余率,再将各个筛网的累计筛余率相加得到,具体计算表达式为:
CI=∑Xi (2)
式(1)和式(2)中,Wi是现场筛分试验得到的大于某一粒径尺寸的岩碴总质量;Wt是现场筛分试验采取的岩碴总质量;Xi是大于某一粒径尺寸的累计筛余率;CI为岩碴粗糙度指数。
当破岩效率高时,产生的岩片较多,岩粉较少,此时粗糙度指数会较大。相反,当破岩效率低时,产生的岩片较少,而岩粉会较多,此时的粗糙度指数会较小。
比能是切削单位体积岩石所需要做的功,比能是通过施工过程中反馈的数据计算得到的衡量TBM破岩效率的重要指标,比能越小,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需的能量越小,破岩效率越高。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3)中,SE为比能,Fv为TBM掘进时的平均推力,l为TBM在某时段的掘进距离,M为TBM掘进时的平均扭矩,θ为滚刀旋转的角度,R为开挖隧洞半径。
利用现场的有关数据及式(3)可计算得到不同TBM工作条件下的比能指标。
粗糙度指数和比能都能反映破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比能随粗糙度指数增大而减小,因而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无法计算比能的时候,可通过分析碴片尺寸及形状来判断破岩效率。然而粗糙度指数在描述TBM破岩效率方面主要有如下不足:粗糙度指数在描述破岩效率时的计算方法存在缺陷。由式(1)-(2)可见,粗糙度指数是通过各个孔径下累计筛余率累加得到的,那么较大粒径的岩碴含量被多次重复计算,而较小粒径的岩碴含量则参与计算次数较少,甚至只参与计算一次。也就是说,这种计算方法放大了较大粒径(5mm)岩碴含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而相对弱化了较小粒径(≤5mm,含岩粉)岩碴含量的影响。实际上,不同粒径的岩碴含量并不是随粒径大小均匀递增或递减的,在中间粒径岩碴含量多或两端粒径岩碴含量多的情况下,粗糙度指数无法正确反映岩碴粒径分布状况,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
参考文献
[1]徐小荷,余静.岩石破碎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海绵条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考虑车内乘员晕动的车辆控制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