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0573.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韦学勇;阳琪琪;王雪峰;徐柳;徐宇涛;宦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频率 低频 信号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感受振动信号的敏感质量块,敏感质量块通过放大梁(4-1)与菱形结构的检测元件(1-1)连接;敏感质量块将感受到的振动转化为拉力或压力施加在放大梁(4-1)上,再经放大梁传递并放大施加于检测元件(1-1),动态改变检测元件(1-1)的刚度;检测元件(1-1)经差分电路与频谱分析仪(5-4)连接,利用频谱分析仪(5-4)读取检测元件(1-1)的频谱信息,通过计算谐振子输出信号频谱中频率梳的梳齿间距,得到低频信号的频率,通过一阶梳齿幅值与中心梳齿幅值的比值得到低频信号的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元件(1-1)悬置于镂空的衬底上,通过与衬底绝缘层固结的第一固支锚点(1-2)以及悬置的第二连接锚点(1-3)连接;第一固支锚点(1-2)上均匀溅射有第一金属电极层(1-4),第二连接锚点(1-3)通过放大梁(4-1)与惯性传感模块的敏感质量块连接;检测元件(1-1)的左右两端向外侧伸出的第一电容平板(1-5)和第二电容平板(1-6)悬置于镂空的衬底上;在第一电容平板(1-5)的对侧设有第三电容平板(2-1),第三电容平板(2-1)连接谐振子第一激励锚点(2-2),第一激励锚点(2-2)上均匀溅射有第二金属电极层(2-3),第一电容平板(1-5)和第三电容平板(2-1)构成第一平板电容;第二电容平板(1-6)的对侧设有第四电容平板(3-1),第四电容平板(3-1)连接谐振子第一检测锚点(3-2),第一检测锚点(3-2)上均匀溅射有第三金属电极层(3-3),第二电容平板(1-6)和第四电容平板(3-1)构成第二平板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固支锚点(1-2)、第一激励锚点(2-2)和第一检测锚点(3-2)均为正方形结构,正方形结构的边长为100~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电极层(1-4)、第二金属电极层(2-3)、第三金属电极层(3-3)的形状均为正方形,正方形结构的边长为80~2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平板(1-5)和第三电容平板(2-1)之间,第二电容平板(1-6)和第四电容平板(3-1)之间均存在间隙并形成电容,间隙的距离为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敏感质量块通过放大梁(4-1)与第二连接锚点(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频谱分析仪(5-4)经差分电路(5-3)分两路,一路与第三金属电极层(3-3)连接,另一路经可调电容(5-2)与第一信号发生器(5-1)连接,第一信号发生器(5-1)通过可调电容(5-2)匹配检测元件(1-1)的寄生电容,经差分电路(5-3)得到纯净的运动信号;第二金属电极层(2-3)与第二信号发生器(6-1)连接,第二信号发生器(6-1)用来激励检测元件(1-1),检测元件(1-1)输出的振动信号通过频谱分析仪(5-4)读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频谱分析仪(5-4)测得的检测元件(1-1)的响应在频域呈现出以激励频率为中心且间距相等的频率梳,频率梳的梳齿间距由敏感质量块的振动频率调节,频率梳的梳齿间距始终等于敏感质量块的振动频率,通过计算频率梳的梳齿间距得到低频信号的频率,通过一阶梳齿幅值与中心梳齿幅值的比值得出低频信号的幅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梳齿间距的变化范围为1~300Hz。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子频率梳的低频信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元件(1-1)的主体为检测谐振子,检测谐振子的结构为菱形,单根梁的长度为200~300μm,单根梁的宽度为6~8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铣床的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防水智能控制盒的电动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