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1166.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陈凯;邱成超;郑剑桥;陈荣升;江湖侠;徐文俊;曾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电积铜 外观 质量 电耗 电解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涉及铜冶炼技术领域。该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包括用于外部装置使用的外部控制机构、用于水流对气囊进行挤压的气囊挤压机构、用于磁性进行震动的磁性震动机构、用于磁性进行刮泥的磁性刮泥机构和用于交叉进行刮泥的交叉刮泥机构,所述外部控制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该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通过气囊挤压机构受到水流的冲击下从而使磁性震动机构进行活动,气囊挤压机构更改出水管内部的水流波动,确保了泥状沉积物难以粘附在出水管的内壁,气囊挤压机构使出水管经过的水流大小的不断改变,使水流大小的位置不同,确保了出水管内部不会堵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
背景技术
在铜冶炼过程中,电积铜生产时必须用到电解槽,电解槽的用途为放置阴、阳极板,填充电解液后,生产电积铜产品,阳极板通常为不溶铅阳极,阴极板通常为薄铜片,电解液主要成份为硫酸铜和稀硫酸;电解液在需要更换时会打开下面的出水口放水。
多次使用后进行更换电解液,往往底部沉积着较多的泥状沉积物,这些泥状沉积物在流过出水口时,会粘附在出水口上,长时间的使用下,出水口容易被堵住,从而影响装置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通过气囊的不断活动,从而使泥状沉积物不易粘附在出水口内壁,确保了装置的较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升电积铜外观质量的低电耗电解槽,包括用于外部装置使用的外部控制机构、用于水流对气囊进行挤压的气囊挤压机构、用于磁性进行震动的磁性震动机构、用于磁性进行刮泥的磁性刮泥机构和用于交叉进行刮泥的交叉刮泥机构,所述外部控制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部控制机构通过设置的出水管内部设置有气囊挤压机构,所述出水管内部远离气囊挤压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磁性震动机构,所述磁性震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杆,所述磁性震动机构通过设置的弹性杆设置有磁性刮泥机构,所述气囊挤压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气囊挤压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气囊外壁设置有若干个交叉刮泥机构。
优选的,所述外部控制机构的内部包括电解槽、出水管和盖子,所述电解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合页A,所述电解槽通过设置的合页A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电解槽的左侧开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气囊挤压机构的内部包括第一气囊、弹性丝杆和螺旋杆,所述出水管的内壁开设有槽,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出水管的槽内,所述出水管槽内且位于第一气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丝杆,所述第一气囊内壁规定连接有合页B,所述第一气囊通过设置的合页B转动连接有弹性弧杆,且弹性弧杆外壁远离合页B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球,所述弹性丝杆插接在卡接球的内部,所述螺旋杆固定连接在卡接球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磁性震动机构的内部包括第二气囊、第一磁块、弹性杆、第二磁块和第三磁块,所述出水管内壁远离第一气囊的顶部开设有槽,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出水管槽内,且弹性杆与第二气囊活动接触,所述第二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气囊外壁位于电解槽内壁的位置插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电解槽内壁位于弹性杆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磁块,所述电解槽内壁位于第三磁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磁块。
优选的,所述磁性刮泥机构的内部包括交叉杆、第四磁块、刮泥刺和第五磁块,所述弹性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交叉杆,所述弹性杆外壁位于交叉杆之间设置有第四磁块,所述弹性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刮泥刺,所述电解槽内壁位于第四磁块相平行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五磁块,所述刮泥刺为氟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交叉刮泥机构的内部包括交叉弧形杆、刀刃和弹性固定杆,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槽,所述弹性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气囊的槽内,所述交叉弧形杆设置在第一气囊的槽内且套接于弹性固定杆外部,所述交叉弧形杆外壁相交错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刀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