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1579.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鹏;王春锋;刘东清;罗焕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5/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李丹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钢精 工序 降低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钢中氧含量控制,转炉出钢C‑T协调,出钢碳≤0.07%,出钢温度≥1680℃,钢水初始氧含量控制在400‑700ppm,LF炉加热过程中加入碳粉脱氧,总量按50kg加入;LF炉升温速率控制,碳粉进入水后,平均升温速率为3.0‑4.2℃/min;增氧速率控制,平均加热增氧速率为8.5‑11.7ppm/min。该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能达到超低碳、低硅、低锰的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铝丸消耗量,并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夹杂物,使得钢水纯净度大为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钢精炼工序生产的方法,具体是指DL05精炼过程降低铝耗控制方法,以降低DL05精炼工序成本,提高钢水纯净度。
背景技术
电缆钢DL05是洁净钢的代表,钢水成分要求超低碳、低硅、低锰,主要采用铝脱氧,铝丸消耗量大同时铝脱氧产生的Al2O3系夹杂物不利于钢水纯净度的提升,为此,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的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该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能达到超低碳、低硅、低锰的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铝丸消耗量,并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夹杂物,使得钢水纯净度大为提升。
生产电缆钢DL05采用PB→BOF→AR→LF→RH→CC工艺,RH过程过高的氧含量会抑制碳氧反应,不利于脱碳,同时,钢水氧含量高会造成真空后期产生大量的脱氧产物,不利于钢水纯净度的提升,因此,进真空钢水要控制合适的氧含量,根据生产实践经验,钢水氧含量控制在550-600ppm比较合适。转炉出钢过程控制C-T平衡,同时为控制[Mn]含量,出钢氧控制在400-700ppm,LF炉加热升温过程中钢水不可避免的增氧,LF升温完成后需要脱除钢中多余的氧,铝丸消耗量增加,同时钢中脱氧产物Al2O3系夹杂物数量随之增加,不利于钢水纯净度提升。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通过加热过程中加入少量碳粉替代铝丸脱除钢中多余氧含量,控制钢水真空处理前合适的氧含量,减少精炼工序铝丸消耗量,同时减少RH进站时Al2O3的夹杂物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钢中氧含量控制,转炉出钢C-T协调,出钢碳≤0.07%,出钢温度≥1680℃,钢水初始氧含量控制在400-700ppm,LF炉加热过程中加入碳粉脱氧,总量按50kg加入;
(2)LF炉升温速率控制,碳粉进入水后,平均升温速率为3.0-4.2℃/min;
(3)增氧速率控制,平均加热增氧速率为8.5-11.7ppm/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发明提供的电缆钢精炼工序降低铝耗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为,LF炉低档位化渣3-5min,熔渣化开后,向钢水罐(钢水量115t)中加入30kg碳粉,加热10min补加20kg碳粉;碳粉进入钢水后发生C-O反应,脱除钢中氧约580ppm,减少LF精炼铝丸消耗75kg,同时钢水增碳约200ppm,RH过程在≦100pa低真空度下脱碳时间按15min控制,终点碳含量稳定在20ppm以下。
钢水碳-氧和铝-氧反应如下:
[C]+[O]=CO (1)
2[Al]+3[O]=(Al2O3) (2)
钢中氧含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