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化反应装置及生化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1601.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宏超;陈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6 | 分类号: | G01N33/86;G01N33/80;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反应 装置 测试 系统 | ||
一种生化反应装置及生化测试系统,涉及生化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压紧组件,第一壳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组件,以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第一子腔室用于储存样品,第二壳体容置于第二子腔室内,第二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储存试剂,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运输组件,运输组件的一端伸入第二壳体内与容置腔连通,运输组件的另一端朝向靠近分隔组件的方向延伸;压紧组件的一端伸入第二子腔室内与第二壳体抵持,按压压紧组件的另一端可推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运动,以带动运输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分隔组件与第一子腔室连通,以使第一子腔室内的样品通过运输组件进入容置腔内并与容置腔内的试剂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化反应装置及生化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化试验设备,如血凝检测设备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设备等,普遍使用的是分立的样品杯、试剂杯和反应杯。其中,样品和试剂分别贮存在样品杯和试剂杯中,在进行生化试验时,用取样装置分别吸取样本和试剂,并将它们移到反应杯中,在反应杯中反应,进行生化试验。
上述过程需要复杂的取样系统、运动控制和取样精度控制,存在操作较为繁琐,设备成本较高,测试过程时间较长等问题。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样本共用一个取样系统,即使通过冲洗系统清洁取样针,也可能由于冲洗不干净造成交叉污染,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反应装置及生化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能够避免交叉污染,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生化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组件,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所述第一子腔室用于储存样品,所述第二壳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子腔室内,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储存试剂,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运输组件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分隔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压紧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子腔室内与所述第二壳体抵持,按压所述压紧组件的另一端可推动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子腔室内相对所述第一壳体运动,以带动所述运输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组件与所述第一子腔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子腔室内的样品通过所述运输组件进入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容置腔内的试剂反应。该生化反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能够避免交叉污染,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可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头,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压头与所述第二壳体抵持以使所述压头密闭所述开口,所述压头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用于与气阀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压头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延伸有凸起,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凸起上,所述凸起穿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壳体抵持。
可选地,所述分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板、导向板和隔膜,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面与所述隔板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和所述导向板分别呈倾斜设置,所述运输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隔膜抵持。
可选地,所述运输组件包括毛细管管道和穿刺针,所述毛细管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毛细管管道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毛细管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穿刺针的针尾连接,所述穿刺针的针尖与所述隔膜抵持。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有承载膜,所述承载膜用于承载试剂,所述毛细管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承载架与所述承载膜连通。
可选地,所述隔膜为多孔生物膜,所述承载膜为硝酸纤维素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