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1716.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西市盈德装备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2;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双通道 管柱 | ||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包括:套管;设于套管内的第一封隔器,位于油层和第一水层的分界面处,套管在第一封隔器的上方设有第一通孔,套管在第一封隔器的下方设有第二通孔;设于第一封隔器上方的采油部,用于采出油层内的油,采油部和第一通孔相连通;设于第一封隔器下方的动力元件和第二封隔器;套管在第二封隔器的下方设有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被第二封隔器所分隔;第二封隔器将动力元件和套管之间的环空密封;动力元件入口位于第二封隔器上方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出口位于第二封隔器下方且与第三通孔相连通。本说明书所提供的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其可以同时实现采油和补水,不仅能防止底水锥进,还可以补充底层压力。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底水油藏以其特殊的油水接触关系在油田开发中引起一些特殊的水驱油过程而不同于其它类型油藏的开发地质研究。开发底水油藏时,底水锥进使油井过早见水、产油量骤减及含水量快速上升,并导致水处理费用增加。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需要通过注水等方式补充底层压力,保持底层压力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通过注水等方式补充底层压力,过程较为繁琐,且会影响采油的进行。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说明书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其可以同时实现采油和补水,不仅解决了底水锥进的问题,还可以起到补充底层压力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采出污水处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采油补水双通道管柱,包括:
套管;
设于套管内的第一封隔器,位于油层和第一水层的分界面处,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上方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下方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所述第一封隔器所分隔;
设于所述第一封隔器上方的采油部,用于采出所述油层内的油,所述采油部和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
设于所述第一封隔器下方的动力元件和第二封隔器;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下方设有与第二水层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上方,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被所述第二封隔器所分隔;所述第二封隔器将所述动力元件和所述套管之间的环空密封;所述动力元件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上方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下方且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层位于所述第二水层上方,且所述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为不同的水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之间有地层,将所述第一水层和第二水层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元件包括电泵和电缆,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第一封隔器,所述电缆为所述电泵供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泵内设有单向阀,允许水从所述第一水层流向所述第二水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采油部包括抽油泵和抽油杆,用于将油层内的油举升到地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采油部采出的液体的含水量的检测部,以及与所述动力元件和所述检测部电连接的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含水量控制所述动力元件的流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含水量高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动力元件增大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西市盈德装备技术中心,未经莱西市盈德装备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