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底坑自动人行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2029.1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标;邵卫锋;张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1/10 | 分类号: | B66B21/10;B66B23/14;B66B23/12;B66B23/18;B66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底坑 自动 人行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底坑自动人行道,属于自动人行道领域,包括人行道桁架、主电机、梯级链和安装在梯级链上的若干块人行道踏板,所述人行道踏板包括踏板面,所述踏板面的两侧安装有踏板主轮和踏板副轮,本发明通过对主轮和副轮轨迹的控制,使得人行道踏板在不进行翻转的前提下进行转向,使转向半径减小,从而降低结构整体高度,无需安装在底坑中,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解决了现有的自动人行道由于高度过高,必须安装在底坑中,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人行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底坑自动人行道。
背景技术
自动人行道是指带有循环运行踏板的走道,主要用于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与自动扶梯不同的是,自动人行道在运行时乘客搭乘区不会出现阶梯状的梯路,即在承客区相邻踏板之间不出现踏面段差,因此,自动人行道一般设计成水平的或相对于水平方向不大于12°的倾角。
目前普遍使用的自动人行道的踏板一般是由专用的踏板链驱动,踏板两侧的滚轮在固定的导轨上运动。在自动人行道的端部,踏板通过直径较大的旋转轮翻转,使得踏板从运行方向转换到相反的方向循环运动。这种设计的不足在于,为完成这种翻转过程,两端的底坑深度较大,导致自动人行道的安装难度加大。
例如,公开的专利“自动人行道”,专利号为CN200810211177.0,提出了一种在开槽的表面上输送人的自动人行道,该开槽表面包含在托板中,托板与牵引链具有相同的节距,所有托板都能通过销钉相连,销钉在其间形成实际牵引链,其中,托板通过引导器翻转,只有三个托板位于该引导器中,产生使得梳齿在其肋条中能够具有足够惯性的快速翻转,以便支撑使用者将沿方向施加的载荷,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为了保证翻转过程中,托板不会卡死,翻转时的转动半径不能太小,因此为了完成翻转,需要使底坑的深度足够大,因此导致了安装难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翻转来实现自动人行道踏板的转向,对底坑的深度要求较大,从而使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底坑自动人行道,其人行道踏板在转向的过程中,转向半径较小,因此结构整体的高度较小,在安装该自动人行道时,可以无需底坑直接安装在地面上,从而降低了安装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无底坑自动人行道,包括人行道桁架、主电机、梯级链和安装在梯级链上的若干块人行道踏板,其特征是,所述人行道踏板包括踏板面,所述踏板面的两侧安装有踏板主轮和踏板副轮,所述踏板副轮通过副轮轴与所述踏板面连接,所述踏板主轮与梯级链的链节连接,所述人行道桁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副轮轨道,所述副轮轨道包括上层副轮轨道和下层副轮轨道,所述梯级链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头部换向机构和尾部换向机构,所述头部换向机构包括主驱动轴和与所述主驱动轴同步转动的头部辅助换向轮轴,所述主驱动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电机带动的主驱动链轮和用于带动梯级链的头部梯级链轮,所述头部辅助换向轮轴上安装有头部辅助换向轮,所述头部辅助换向轮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副轮轴适配的钩齿,所述尾部换向机构包括由梯级链带动的尾部梯级链轮,所述尾部梯级链轮安装在尾部链轮轴上,所述尾部换向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尾部链轮轴同步转动的尾部辅助换向轮轴,所述尾部辅助换向轮轴上安装有尾部辅助换向轮,所述尾部辅助换向轮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副轮轴适配的钩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印嵌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