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击入式组合锚杆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4429.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泉;吕英明;黄海滨;郭朝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能巧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泉州企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4 | 代理人: | 许寿宁 |
地址: | 3610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入式 组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击入式组合锚杆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好符合设计深度的钢管,将钢管前端固定连接一前尖后粗的椎体状锚头,所述锚头的最大外径大于钢管外径;在钢管位于注浆体范围内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个出浆孔;将制备好的钢管击入土层内;往钢管内注浆;往钢管内插入钢筋杆体至设计深度;钢管位于土层外的自由段前段焊接L型连接钢筋,锚固于冠梁或腰梁上;钢管内的钢筋杆体位于土层外的自由段直接弯折锚固于冠梁或腰梁上。本方法能够制备具有高抗拉拔力的锚杆,且施工方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击入式组合锚杆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
在砂层或者填土层较厚的区域,常规引孔经常会出现塌孔的现象,通过钻孔再进行注浆的锚杆施工方式可行性差或经济性差;目前在砂层或者填土层较厚的土层内直接打入钢管,然后再注浆形成锚杆,这种方法因钢管的抗拉拔性能不足,不能够提供较高的抗拔承载力,无法很好的实现设计需要。目前在砂层或者填土层较厚的土层内采用跟管钻进成孔,成孔完成后进行注浆,再退出套管,这种方法容易卡钻,也容易造成土层成孔过程中受较大扰动,形成内部较大空洞,可行性差或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的抗拉拔性能好的击入式组合锚杆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击入式组合锚杆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S1:制备好符合设计深度的钢管,将钢管前端固定连接一前尖后粗的椎体状锚头,所述锚头的最大外径大于钢管外径,所述锚杆的锚固体直径取决于所述锚头的最大外径;
S2:在钢管位于注浆体范围内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个出浆孔;
S3:将制备好的钢管击入土层内;
S4:往钢管内注浆;
S5:往钢管内插入钢筋杆体至设计深度;
S6:钢管位于土层外的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多个用于连接冠梁或腰梁的连接钢筋;
S7:管内的钢筋杆体位于土层外的自由段直接弯折锚固于冠梁或腰梁上。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固定连接锚头前,先将钢管前端端头夹扁后再安装锚头。
进一步的,所述锚头为圆锥或多棱锥。
进一步的,同一径向平面内,钢筋杆体的周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对中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为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锚头由多块扁铁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注浆采用P.O42.5硅酸盐水泥,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5:1,水泥用量为50kg/m,注浆锚固体强度不小于20MPa。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注浆压力大于0.5MPa。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筋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通过外径大于钢管的锚头,钢管击入所成的桩孔孔径较大,能够形成外径较大的锚杆,同时通过钢管和钢筋杆体的配合,保证了锚杆具有足够的抗拉拔性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锚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能巧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能巧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