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标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4432.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熊璟;李强云;夏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H30/00 | 分类号: | G16H30/00;A61B34/30;A61B34/20;A61B34/10;A61B17/3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魏毅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臂 机器人 穿刺 系统 标定 方法 | ||
1.一种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标定方法,所述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包括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标定方法包括:
对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所述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的待标定参数;所述待标定参数包括穿刺针的第一初始参数、第一平移参数,以及超声探头的第二初始参数、第二平移参数和旋转参数;
使用多点法对所述穿刺针的第一初始参数进行标定,并对所述穿刺针的针尖进行双平面超声成像,根据所述双平面超声成像对所述超声探头的第二初始参数进行标定;
利用所述超声探头获取两个相互垂直的S平面超声图像和T平面超声图像,使用所述S平面超声图像和T平面超声图像分别跟踪超声探头和穿刺针的运动轨迹,并通过轨迹拟合对所述第一平移参数、第二平移参数和旋转参数进行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包括:
对所述穿刺针进行运动学分析;所述穿刺针绕自身旋转不改变自身的位置,所述穿刺针的位置BP(dn)由其初始位置RP(0)和平移距离dn决定,所述穿刺针的运动学等式为:
BP(dn)=BTR·RP(dn)
RP(dn)=RP(0)+vn·dn
上式中,BTR为{R}到{B}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R}表示双臂机器人右臂的末端法兰坐标系,{B}为双臂机器人的基坐标系;RP(dn)为穿刺针平移dn时,其针尖在{R}中的坐标;vn为穿刺针平移时在{R}中的单位方向向量,即第一平移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双臂机器人穿刺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包括:
对所述超声探头进行运动学分析;所述超声探头绕自身旋转时,其位置由其旋转角度q决定;所述超声探头平移时,其位置由平移距离dp决定;所述超声探头的运动学等式为:
BP(dp/q)=BTL·LTST(dp/q)·STP
n=n(0)+dp·vp
c=c(0)+dp·vp
上式中,BTL为{L}到{B}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L}表示双臂机器人左臂的末端法兰坐标系;BP(dp/q)为超声探头平移dp或旋转q时,超声探头在{B}中的位置向量,LTST(dp/q)为LTS(dp/q)和LTT(dp/q)组成的集合,为超声探头平移dp或旋转q时,{S}或{T}到{L}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S}和{T}分别对应超声探头的S平面超声图像坐标系和T平面超声图像坐标系;STP为SP和TP组成的集合,表示S平面超声图像或T平面超声图像中的像素坐标;R(n,θ)为坐标系绕轴n旋转θ角度时,坐标系的旋转变换矩阵;n和c分别为超声探头旋转平面的法向量和旋转中心坐标;n(0)和C(0)分别为超声探头处于初始位置时,在{L}中旋转平面的单位法向量和旋转中心坐标,即旋转参数;vp为超声探头在{L}中平移的单位方向向量,即第二平移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4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