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4783.9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丹芬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污泥 沉底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底端侧壁插设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直径大于通管的直径,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插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另一端贯穿污水池的侧壁,所述圆管的侧壁与污水池的底端内侧壁的最短间距为5cm,所述圆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污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利用污水自身的冲击力对污水池底部的淤泥冲刷,确保污水池底部不会被淤泥附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
污水进行处理后,会出现淤泥等杂质,当排放污水时,由于污水的流动会带动淤泥向排水口和污水池底部聚集,导致淤泥附着在污水池底部,而现如今的污水池没有防止淤泥附着在底部的装置,不利于污水池排放完污水后的清洗,会增大清洁员工的工作强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污水排放时,淤泥堆积在污水池表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污泥沉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侧壁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设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底端侧壁插设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直径大于通管的直径,所述出水管的侧壁插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另一端贯穿污水池的侧壁,所述圆管的侧壁与污水池的底端内侧壁的最短间距为5cm,所述圆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污水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过滤孔,所述圆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位于防护壳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靠近污水池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与通管的侧壁最短距离为30cm,所述中转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收集盒。
优选地,所述中转箱的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回形阻碍框,所述中转箱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负重块。
优选地,所述转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侧壁设置有斜面,所述负重块的侧壁位于第一挡板的顶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与第二挡板的侧壁均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板的长度与回形阻碍框的长度差为20cm,所述转板的厚度与回形阻碍框的厚度差为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污水池内污水处理过后,进行排放,打开连接管内的开口,使污水池内的污水可以进入到连接管内,再进入到中转箱内,利用污水的重力,污水从中转箱内进入到通管内,污水再从通管进入到出水管内,利用出水管的直径大于通管的直径,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污水在流速发生降低时,污水对出水管的侧壁会产生更大的挤压力,污水会从圆管排出,利用单向阀,避免污水池内的污水进入到圆管内,污水从圆管排出,冲击了污水池底部的淤泥,使淤泥不能附着在污水池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丹芬,未经王丹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