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5515.9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唐辉;王刚;柳东明;于贵生;王帅;李艳增;王福厚;杨平;师吉林;王伟;韩兵;范加锋;陈洋;孙维丽;曲成;刘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00;B01D53/28;B08B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邢慧清 |
地址: | 1131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红外 测温 装置 吹风 除尘 除湿 方法 | ||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对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镜头的除尘、除湿;其特征在于,该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包括矿井压风管路、阀门、高压胶管和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红外测温装置沿轴向置于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内部,所述矿井压风管路通过阀门与所述高压胶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内部设有使风吹过的返吹风腔体,返吹风腔体与进风口连通,且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的出风口朝向红外测温装置的镜头,使风吹向镜头;
所述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圆筒体本体,沿圆筒体本体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设有圆筒形状的返吹风腔体,在所述外周壁底面中心设有圆形通孔,作为进风口,所述圆筒体本体开口端的外周壁边缘沿圆周方向向内倾斜收口,与圆筒体本体开口端的内周壁边缘之间形成朝向镜头的出风口;
在所述高压胶管上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段和第二环形凸起段,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段内部填充有除尘介质,在第二环形凸起段内填充有除湿介质;
所述除尘介质包括除尘海绵、玻璃纤维过滤材料以及浸活性炭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所述除湿介质包括氯化钙及硅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胶管的内径为φ10mm,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段和第二环形凸起段的内径均大于高压胶管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段的末端与红外测温装置防爆外壳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L为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与矿井压风管路之间焊接固定,通过阀门控制矿井压风管路与高压胶管之间的连通或关闭。
5.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煤矿井下红外测温装置的返吹风除尘、除湿装置,该方法包括:
打开阀门,利用风压将矿井压风管路中的空气源源不断地吹向高压胶管内,空气依次通过除尘介质及除湿介质进行除尘、除湿,消除空气中的粉尘与水蒸气后,保证进入返吹风腔体中空气的洁净与干燥,然后洁净与干燥的空气经返吹风腔体及出风口吹向红外测温装置的镜头,防止了红外测温装置镜头积尘、凝水,从而实现了煤矿井下的红外测温装置镜头自清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5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港口皮带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