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5790.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焕青;梁朝宇;郭勇涛;黄唯真;谭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H02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727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区域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提供两段管道和一块板材,根据管道的外径卷曲板材,得到开槽套筒,开槽套筒上设有供分支电缆穿过的槽口;然后,将开槽套筒套设在其中一段管道的外壁上;再使分支电缆的端部穿出管道,移动开槽套筒,使分支电缆穿过槽口,且开槽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管道的外壁上。本发明的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既能替代电缆管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保护,又方便分支电缆的穿出,解决电缆因失去电缆管保护,处于裸露状态、无保护的问题;开槽套筒能与原电缆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形美观;电缆管中断处无需做防水处理,解决了电缆管中断处需要额外增加防水材料和施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成束电缆敷设时,经常因受到安装环境影响,需要采用电缆管对电缆进行保护,以避免电缆受到风浪、油、水气、机械等损伤,例如船舶艏部风浪的影响、机舱区域油水气的影响等等。而采用电缆管保护的成束电缆,又往往因为各自服务设备的不同,不可能同一条电缆路径走到头,当有电缆到达需要服务的设备,需要穿出电缆管外部时,连续的电缆管不可避免的需要中断,以便该部分电缆穿出电缆管走另外的电缆路径,其余电缆则再进入下一段电缆管,继续在电缆管的保护下延伸。
在现有技术状况下,只能用防水材料对中断区域电缆管两端进行防水密封,没有较好的办法实现对中断区域电缆的持续有效保护;成束电缆的服务对象越多,电缆管的中断区域就越多,而且因为电缆弯曲半径的原因,每个中断区域的长度不能少于100mm,这就导致整条路径上的电缆管呈现一段一段的分散布置局面,严重影响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能对穿管区域的电缆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降低电缆穿管区域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提高美观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两段管道和一块板材,根据所述管道的外径卷曲所述板材,得到开槽套筒,所述开槽套筒上设有供分支电缆穿过的槽口;
S2.将所述开槽套筒套设在其中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
S3.使分支电缆的端部穿出所述管道,移动所述开槽套筒,使分支电缆穿过所述槽口,且所述开槽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一段所述管道的外壁上。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还提供两个卡箍,在步骤S3之后,将所述卡箍固定在所述管道的外壁上,且使所述卡箍与所述开槽套筒的端面抵接。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呈矩形,所述槽口也呈矩形,所述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分支电缆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上开设有两个缺口,所述槽口包括矩形区域和两个膨胀区域,所述膨胀区域由所述缺口形成,两个所述膨胀区域相对设置在所述矩形区域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区域呈弓形、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膨胀区域位于所述矩形区域的中部两侧。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矩形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分支电缆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为不锈钢板。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材的厚度小于3毫米。
作为本发明电缆穿管区域的连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槽口的朝向竖直向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