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5891.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帘曦;黄文斌;徐成智;励永远;朱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功耗 降压 dc 转换器 | ||
1.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10),所述控制芯片(10)包括带隙基准电压电流二合一电路(101)、深度休眠模式检测电路(102)、主比较器(103)、运算放大器(104)、自适应导通时间产生电路(105)、过零检测电路(106)、控制逻辑电路(107)、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及驱动电路(108)、第一反馈电阻(RFB1)、第二反馈电阻(RFB2)、第一补偿电阻(RC)、第一补偿电容(CC)、第一电流采样电阻(RS)、第一电流采样电容(CS)、高侧功率PMOS管(MP0),以及低侧功率NMOS管(MN0),其中,
所述第一反馈电阻(RFB1)和所述第二反馈电阻(RFB2)串联在芯片输出端引脚(VOUT)与芯片接地端引脚(GND)之间;
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阻(RS)和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容(CS)串联在芯片开关节点引脚(VSW)与芯片输出端引脚(VOUT)之间;
所述运算放大器(104)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电压电流二合一电路(101)的基准电压输出端(VREF),其负向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反馈电阻(RFB1)与所述第二反馈电阻(RFB2)之间;
所述主比较器(103)的负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104)的输出端(VE),其正向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阻(RS)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容(CS)之间,其输出端(VC)连接至所述控制逻辑电路(107);
所述第一补偿电阻(RC)和所述第一补偿电容(CC)串联在所述运算放大器(104)的输出端(VE)与芯片地端引脚(GND)之间;
所述自适应导通时间产生电路(105)的输出端(VTRIG)和所述过零检测电路(106)的输出端(ZC)均连接所述控制逻辑电路(107),所述深度休眠模式检测电路(102)的输出端(DSM)连接到所述主比较器(103),所述控制逻辑电路(10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及驱动电路(108);
所述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及驱动电路(108)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高侧功率PMOS管(MP0)的栅极,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低侧功率NMOS管(MN0)的栅极;
所述高侧功率PMOS管(MP0)和所述低侧功率NMOS管(MN0)串联在芯片输入端引脚(VIN)与芯片地端引脚(GND)之间,所述高侧功率PMOS管(MP0)和所述低侧功率NMOS管(MN0)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至芯片开关节点引脚(VS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8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耐应力开裂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