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5925.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6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腾飞;解吉波;张连翀;李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40/216 | 分类号: | G06F40/216;G06F40/289;G06F1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57202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公众 情感 生态环境 感知 网络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S1、获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互联网文本数据,并对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S2、构建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S3、基于构建的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与评估分析。本发明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分析,从公众观测的角度出发,结合时间维度和聚类算法以反映监测区域长时序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该状况下公众关注热点的划分。该方法使用成本低,针对性强,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思想,有效的补充了专业观测手段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是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不断高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愈加重视,已相继出台多部重大法规进行生态环境督导。在此背景下,从不同方面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得益于计算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基于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观测手段对生态环境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观测手段也存在着监测盲点。首先,它们多反映了生态环境状况的客观方面,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中人的意识。其次,从时空维度上看,专业观测手段上并不能实现全覆盖,也需要其他观测手段的辅助。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公众参与的网络大数据受到了广泛关注。公众作为移动传感器,能够很好的参与到生态环境监管中,有效弥补了专业观测手段的不足。但于此同时,这些公众上传的网络数据也存在较多缺点,如语言口语化,文本非结构化等,很难被直接使用。当前,不少研究人员对此做出努力,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包括基于文本关键词共现的网络构建方法。但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它们忽略了在公众观测过程中人的情感因素,一般而言,生态环境的监管中,人们负面情绪的关注热点往往也是有关部门需要督导和解决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将公众情感信息融入到网络的构建中,才能有效建立起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联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公众情感信息的环境感知网络构建方法,用来辅助监测指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并结合时间维度和网络聚类方法实现长时序的生态环境监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
S1、获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互联网文本数据,并对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处理;
S2、构建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
S3、基于构建的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与评估分析。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获取与生态环境的互联网文本数据的方法为:
利用互联网搜索平台进行搜索,获取不同平台互联网的文本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包括去重和结构化,所述结构化包括提取文本时间戳、以及文本所含内容,得到经过去重和结构化的数据,用于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数据集。
优选地,步骤S2中,采用ISEEPN方法,将抽取到的互联网文本公众情感信息融合到文本关键词网络中。
优选地,所述将抽取到的互联网文本公众情感信息融合到文本关键词网络中,具体方法包括: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从互联网文本中提取文本公众情感信息和公众关注点信息;
对所述提取的文本公众情感信息和公众关注点信息进行抽取,将抽取得到的文本公众情感信息、公众关注点信息结合,构建融合公众情感的生态环境感知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