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向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6264.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廉红;郭剑;周海;蔡雨昕;邵会兵;李默;李沁;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信宝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曾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调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向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反向调光膜的上柔性透明导电层、上水平配向层、正性液晶层、下水平配向层和下柔性透明导电层顺次排布;反向调光膜具有透明状态和磨砂状态;在透明状态下,正性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呈水平排列分布;在磨砂状态下,正性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呈垂直排列分布。本公开的反向调光膜采用正性液晶层,产品成本可大幅降低。而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水平配向仅需摩擦机对配向层进行摩擦即可,工艺参数设备相对较成熟,产品良率较高。此外,水平配向相比垂直配向的锚定效果更佳,因此其遮蔽效果相比垂直配向更优秀。以及,正性液晶对于聚合物的溶解性相比负性液晶更好,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反向调光膜的粘接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向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简称PDLC)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为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微滴与基体的折射率相匹配时,PDLC呈现透明态。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从而可实现两种状态的转换。因此,PDLC是一种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
PDLC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调光膜、智能调光玻璃、电子价签、显示器等产品,尤其是调光膜,已经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调光膜又可分为正性调光膜和反向调光膜。不加电时呈雾态,通电时呈透明态的调光膜称为正性调光膜。相对于正性调光膜,反向调光膜在不加电时为透明态,通电时为雾态,且在视角和驱动电压性能上有明显改善。
反向调光膜相比于正性调光膜主要优势在于节能,且透明态的效果更加理想,视觉效果更佳,所以其应用范围和需求更加广泛。但现有的反向调光膜的缺点在于雾态不如正性调光膜,且需要配向层对液晶分子初始状态进行配向,成本和技术难度都有所增加。因此反向调光膜目前市面上并无成熟商品化产品,还处于前端研发阶段。
现有的反向调光膜通过在柔性导电膜上涂覆垂直配向层,并采用负性液晶,添加一定量的聚合物进行光照制得。这种制备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垂直配向层材料均为日本进口材料,负性液晶价格相对较高,导致反向调光膜的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第二,垂直配向层通过偏振UV光来对配向层分子进行初始角度控制,设备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第三,垂直配向的锚定效果较差,调光膜中液晶分子层的膜厚一般为15-30um,在此厚度下,位于膜层靠中间位置的液晶分子的锚定力已不足以使其保持与配向层边缘的液晶分子相同的朝向,导致通电时的遮蔽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反向调光膜的成本和制备难度,提高遮蔽效果的反向调光膜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反向调光膜的成本和制备难度,提高遮蔽效果的反向调光膜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向调光膜。
该反向调光膜包括上柔性透明导电层、上水平配向层、正性液晶层、下水平配向层和下柔性透明导电层,所述上柔性透明导电层、所述上水平配向层、所述正性液晶层、所述下水平配向层和所述下柔性透明导电层顺次排布,且相邻层粘结连接;
所述反向调光膜具有透明状态和磨砂状态;
在所述透明状态下,所述反向调光膜未通电,所述正性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呈水平排列分布;
在所述磨砂状态下,所述反向调光膜通电,所述正性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呈垂直排列分布。
可选的,所述上柔性透明层导电层和/或所述下柔性透明导电层的基层的材质为PET或聚酰亚胺基膜,所述上柔性透明层导电层和/或所述下柔性透明导电层的导电层的材质为ITO薄膜、高分子导电层、纳米银导电层和石墨烯导电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信宝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信宝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