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6421.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新干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该背光模组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包括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第一通孔;第一导光板设于第一区域;第二导光板设于第二区域;第一光源设于第一导光板背离第二导光板的一侧;第二光源设于第二导光板背离第一导光板的一侧;第一通孔贯穿于第一导光板,用于容置一摄像头。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有独立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为其提供光线,可以选择性打开或者关闭其中任一区域的光源;在拍照模式时通过关闭第一区域的第一光源,可以关闭显示屏的上方区域的背光亮度,降低第一通孔四周的漏光,从而提升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摄像头拍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BLU)做面内挖孔的结构以作为摄像头放置区的手机应用已经面向市场推出。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90包括背光模组91以及位于背光模组91上方的显示面板92。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91包括背板911、反射片912、导光板913、光学膜片组914、框胶915以及口字形遮光胶916,所述背板911弯折构成穿孔917,所述框胶915贴附在所述背板911背离所述穿孔917的一侧且环绕所述穿孔917设置,所述口字形遮光胶916下表面部分贴附于所述框胶915的上表面,另一部分贴附于所述光学膜片组914的上表面,起到遮光作用。所述显示面板92包括下偏光片921、阵列基板922、彩膜基板923和上偏光片924。具体地讲,所述下偏光片921设于所述背光模组91上;所述阵列基板922设于所述下偏光片921上;所述彩膜基板923设于所述阵列基板922上;所述上偏光片924设于所述彩膜基板923上;其中,所述下偏光片921和所述上偏光片924在对应所述穿孔917位置设有透光孔或透明区。
但在图1中的所述穿孔917的内侧均无光源提供亮度,穿孔917的作用仅是作为容置下方摄像头,实现环境光的收发通道。在显示时,所述穿孔917的附近亮度低,画面显示不均匀。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用以解决目前背光模组的穿孔的内侧均无光源提供亮度,在显示时所述穿孔的附近亮度低,画面显示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导光板、第二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光板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导光板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导光板在同一层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光源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背离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设于所述第二导光板背离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用于容置一摄像头。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光层,设于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导光板之间。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第二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反光层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二导光板的外侧壁上。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光层为灰色、黑色或银色中的任一种;所述反光层通过蒸镀方式制作。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或者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两侧边设置。
于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设于同一层且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