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6432.1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A01C1/00;A01C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震东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浅海 海草 恢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环境修复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本申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硅藻土和琼脂加热至100‑120℃的温度下,以100‑15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2)将海草种子置于45‑50℃的水中浸泡20‑24h,得到待种植海草种子;步骤(3)将步骤(1)中的一次混合料倒入贝类外壳中,降温至47‑50℃后,将步骤(2)中的待种植海草种子置于贝类外壳的一次混合料中,降温至20‑25℃,得到海草种植物;步骤(4)将步骤(3)中的海草种植物覆盖在待修复海草床处。本申请的方法可用于促进浅海海草床的恢复,提高种子法对海草床的恢复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修复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浅海海草床是儒艮、绿海龟、海马等多种珍贵海洋生物的取食地、栖息地、育苗场和庇护场所,被喻为海洋牧场,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可与珊瑚礁和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相媲美。
然而,这一生态系统却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认为影响而丧失,并且全球海草的衰退速度还在加快,全球海草的加速退化也导致了沿岸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
传统的海草床恢复防范有生境恢复法和种子法。生境恢复法是通过保护、改善或者模拟生境,借助海草的自然繁衍,来达到逐步恢复的目的,其时间周期较为漫长的过程;种子法虽然对草源地负面影响较小,但由于海草种子的萌发率普遍不超过10%,因此种子法对海草床的恢复受到了种子萌发率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促进浅海海草床的恢复,提高种子法对海草床的恢复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浅海海草床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硅藻土和琼脂加热至100-120℃的温度下,以100-15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得到一次混合料;
步骤(2)将海草种子置于45-50℃的水中浸泡20-24h,得到待种植海草种子;
步骤(3)将步骤(1)中的一次混合料倒入贝类外壳中,降温至47-50℃后,将步骤(2)中的待种植海草种子置于贝类外壳的一次混合料中,降温至20-25℃,得到海草种植物;
步骤(4)将步骤(3)中的海草种植物插入待修复海草床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琼脂凝固后起到粘合作用,硅藻土对琼脂进行加固,硅藻土作为框架与琼脂相互粘合,且硅藻土的多孔结构对整体有保温效果,将硅藻土和琼脂在100-120℃的温度下进行搅拌,使得琼脂在融化状态下与硅藻土混合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步骤(2)中,将海草种子置于45-50℃的水种浸泡后,使得海草种子的种皮吸水变得柔软,且海草种子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便于海草种子的萌芽,得到待种植海草种子;步骤(3)中,贝类外壳对一次混合料起到承托作用,能够帮助一次混合料成型,且贝类外壳是海底常见的物质,对海草床环境没有影响,将一次混合料倒入贝类外壳中后,在贝类外壳处降温后将待种植海草种子放入一次混合料中,在一次混合料再次降温后,一次混合料胶凝凝固,使得待种植海草种植固定在一次混合料中,得到海草种植物;步骤(4)中,将海草种植物覆盖在待修复海草床处后,贝类外壳对待种植海草种子起到保护作用,凝固后的一次混合料将待种植海草种子固定在贝类外壳处,进而待种植海草种子得到一个稳定的环境,便于待种植海草种子的发芽生长,进而能够促进海草床的恢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中加入30-35mg/L的赤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6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