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7155.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杰;崔伟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2/86;E04B1/8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阳 |
地址: | 26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基层墙体和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外侧;所述保温模板包括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所述有机保温层位于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一侧,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与有机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网格布,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网格布、有机保温层为一体,所述有机保温层贴近于基层墙体。改善了墙体结构,施工效率高,满足标准的同时能够使墙体更薄,得房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标准以及建筑防火规范等相关要求的实施,推动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快速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又满足GB50016-2014消防规范,现行的现浇保温外模板广泛采用的方式为B级防火保温材料外侧刮涂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目前几乎全部采用2-3cm聚苯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外加3-2cm砂浆防护层来满足5cm的不燃防火防护层要求。过渡层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增加了外模板的机械强度和减少了抹面找平层的开裂程度。
但是,当聚苯颗粒胶浆或玻化微珠胶浆作为过渡层时,形成的结构透气性和透水性很强,保温效果很差,导热系数普遍在0.07-0.10W/(m·K)之间,大幅增加了外模板整体厚度和单位面积重量;如果作为保温层使用会大幅增加外模板整体厚度,聚苯颗粒胶浆含有的水泥胶浆成分也会大幅增加外模板的单位面积重量,因此不宜单独作为保温层使用。随着保温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外模板整体厚度会越来越厚,重量越来越重,导致施工越来越受限并且安全隐患严重升高。
申请号为201520727791.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防火型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由两外侧的防护层和中间的无机材料包裹聚苯颗粒/有机保温材料复合板构成,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和强度高的效果。但是,由于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中主要是无机材料(约占90%),以无机材料为主的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材料层属于两种性质差异非常大的材料层,致使它们的收缩性不同,结合到一块时由于有机保温材料层的收缩性更大,会把整个复合模板拉弯,出现弯曲变形,与墙体之间产生空鼓现象,发生脱落,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对此,常常会加厚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和防护层的厚度,这样也就会出现与上述记载的“外模板整体厚度会越来越厚,重量越来越重,导致施工越来越受限并且安全隐患严重升高”同样的问题。
因此,现有墙体一般在满足国家标准后墙体较厚,得房率小,且由于墙体中使用的保温板较重,施工困难,工人搬抬时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结构,解决了目前墙体结构厚、施工慢、得房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基层墙体和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外侧;所述保温模板包括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所述有机保温层位于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的一侧,所述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与有机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网格布,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网格布、有机保温层为一体,所述有机保温层贴近于基层墙体。通过在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之间复合上网格布,在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间形成加强层,改善了两者复合面间的力学性能,减轻了有机保温层收缩将其另一侧的无机材料包裹有机颗粒层拉弯的现象,也使得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粘接更加牢固,避免了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收缩不同步引起的空鼓剥离坠落隐患,还增加了整体机械强度,进而保障了整个模板板体性能的稳定性。同时,生产过程中能够保证无机包裹有机颗粒层和有机保温层完美复合在一块,层与层之间对齐。整体来说,该保温外模板保温好、厚度小、重量轻、尺寸稳定,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达到A级防火无火灾安全隐患,安全系数更高;由于该保温模板厚度小、重量轻、具有高容重性能,易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且会使墙体更薄化,增加房内面积,得房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