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结构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7156.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柳志青;梁勇;郑耀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和利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37/00;B32B37/06;B32B37/10;C08L63/00;C08K13/04;C08K3/04;C08K7/26;C08K7/2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结构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结构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碳纤维结构件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包括3K编织布层、锻纹布层、单向碳纤维布层和树脂层,所述的3K编织布层设在外层,锻纹布层设在中层,单向碳纤维布层设在内层,3K编织布层、锻纹布层、单向碳纤维布层依次堆叠后经树脂层复合成型,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准备碳纤维结构件的模具;(2).配置改性树脂;(3)制备碳纤维结构件,采用上述结构及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合格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人工数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结构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艺简单、产品合格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人工数量的碳纤维结构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碳纤维制品因为其本身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逐步被广大消费者认同和接受。而目前碳纤维结构件的成型主要有模压和压力罐等方式,主要的工艺方法:将碳纤维布缠绕在模芯上并装入成型模具中,通过树脂、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碳纤维固化,形成一种结构件。碳纤维结构件采用的主要原材料是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预浸布的形成是通过经纬编织来完成的,这样制成的碳纤维布本身就会有孔、洞等多种情况出现。碳纤维结构件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材料自身缺陷的影响,产品成型后表面会出现缺材及凹洞、孔、眼等情况,对结构件的外观、强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后期要通过人工进行喷砂、打磨、修补、喷涂等处理,费工、费力,效率地下,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只能通过将碳丝切割成小段,小比例的参杂到尼龙料里通过注塑形成,其成品传动性差,使用效果不好,是制约碳纤维结构件成型的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也是导致碳纤维制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产品合格率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人工数量的碳纤维结构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件包括3K编织布层、锻纹布层、单向碳纤维布层和树脂层,所述的3K编织布层设在外层,锻纹布层设在中层,单向碳纤维布层设在内层,3K编织布层、锻纹布层、单向碳纤维布层依次堆叠后经树脂层复合成型。
一种碳纤维结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碳纤维结构件的模具,模具分为上模具、下模具和芯棒,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端面设有结构件成型形状的凹槽,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凹槽与芯棒之间形成结构件的成型腔;
(2).配置改性树脂:取环氧树脂、炭黑、固化剂、气相二氧化硅、中空玻璃微珠,所述的环氧树脂、炭黑、固化剂、气相二氧化硅、中空玻璃微珠的重量份为:环氧树脂40-50份,固化剂38-45份,炭黑1-2份,气相二氧化硅3-6份,中空玻璃微珠5-10份,首先取40-50份的环氧树脂,然后将1-2份的炭黑加入环氧树脂内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将3-6份的气相二氧化硅加入混合好炭黑的环氧树脂内再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再添加5-10份的中空玻璃微珠后再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形成初始改性树脂,38-45份的固化剂在初始改性树脂需要使用时进行添加,并搅拌形成改性树脂;
(3)制备碳纤维结构件:首先将初始改性树脂按照步骤(2)中的步骤与固化剂混合后形成改性树脂,再取3K编织布、锻纹布和单向碳纤维布,首先将一层3K编织布铺设在步骤(1)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凹槽内,然后再铺设一层缎纹布在3K编织布的上方,再将单向碳纤维布缠绕在芯棒上,然后取改性树脂涂抹在缎纹布的上方,然后再将缠绕好单向碳纤维布的芯棒安装在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并进行合模,合模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压机进行高温压制,放凉后卸模成型。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中的中空玻璃微珠密度为0.125-0.2g/cm3。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3)中压机内压制过程为:初始温度控制为130℃,压力为5MPa,30秒后卸压1秒排气,再进行合模,温度控制在150℃,压力为10 MPa,10分钟后保压降温,冷却后卸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和利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和利源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代码摘要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老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